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遵守社会规则 > 做守法的公民 > 预防犯罪 > 预防犯罪的要求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3936560

夏某在小学和初中期间经常欺负小同学,勒索小同学少量财物,因此多次受到学校的批评和处分。高二时自行辍学,放弃学业。走上社会后,他不务正业,曾因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行为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多次,但他仍不思悔改,后又作案20多起,最终被人民法院以诈骗罪、抢劫罪、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预防犯罪?
(2)如果你是材料中的受害对象,你该如何维权?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明辨是非,遵纪守法。

小辉是学校的法制宣传志愿者,他常常用以案说法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请你对他搜集到的生活素材进行思考,探索我们成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资料一   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不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此后,他仍不知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持刀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1)结合材料,分析陈某持刀抢劫行为属于哪一种性质的行为?请结合材料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资料二   随后,小辉针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发现:

从不良行为走向犯罪的主要原因犯罪时的主要想法
法律意识弱文化程度低社区环境不好不良文化影响一时冲动不知道犯罪是什么为了钱财为了朋友
76%

30%

29%

22%

65%46%42%39%

(2)上述陈某的案例和小辉的调查数据,对我们有何启示?
2023-12-25更新 | 23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月22~23日,第三届会同黑饭节及民俗非遗文化旅游活动期间,小范在去旅行时因故意使用器具在高椅旅游区刻字留名,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而被处以300元罚款的处罚。


(1)小范承担的是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
(2)你从小范的案例中得到什么警示?
2021-09-14更新 | 26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遵守法律规定,弘扬法治精神】

材料一   2022年7月刘某某等三人故意隐瞒其曾到高风险地的真实行程,且未主动采取隔离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刘某某等三人因拒不执行紧急状态下的决定、命令,分别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警告和行政拘留的处罚。


(1)材料一中刘某某等三人故意隐瞒行程的做法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哪一价值准则?这一准则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   韦某、莫某酒后到市人民医院探望病人,因无法提供陪护卡与核酸检测证明,与正在值班的安保人员发生争吵。期间,韦某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向安保人员挥砍,莫某也上前挥拳殴打安保人员。后经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韦某、莫某公然违反医院相关防控工作规定,扰乱医疗秩序、妨害疫情防控,二人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和八个月。


(2)据材料二回答,韦某、莫某的行为是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材料三   2021年7月20日晚上9点半,某市公安分局巡警支队勤务一大队接到一个Boy的报警电话。Boy在电话中说,爸爸喝了酒,还执意要开车外出。Boy知道酒后开车是违法的,他极力劝阻爸爸,奈何爸爸不听劝。Boy只得拨打110电话,请求民警前去劝阻。


(3)Boy的做法给了我们中学生哪些有益的启示?
2023-01-08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