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时事热点 > 重大时政专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0 题号:14648057
【全面依法治国】

材料一:202011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强调,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1)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种学校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题活动。

材料二: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截至20208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79件、行政法规600余件、地方性法规1万余件,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20205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通过;
20201017日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通过;
202010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次修订;
……
(3)“立善法于天下, 则天下治。”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立法机关要做到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张先生生活的小区里有一一个人工湖,寒假期间有不少孩子在冰面上滑冰。一日,张先生经过湖边时听到有人呼救,立即下水将掉入冰水中的孩子救上来。但在救助过程中,不慎将孩子的胳膊划伤,为此,孩子的家长将张先生告上法庭,要求张先生作出赔偿。人民法院根据相关法律作出‘张先生不承担责任”的判决。当地媒体就此事进行曝光,对张先生的行为及法院的判决,大家纷纷表示支持。此后,孩子家长对张先生道歉。

相关链接: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近些年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层出不穷。《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见,见义勇为不担责,扶不扶”“救不救”等一度困扰公众的顾忌消除了。


(1)阅读这起事件,结合相关链接,说说孩子家长最终道歉的依据。
(2)在该事件中,有关部门是如何帮助张先生维护正义的?请简要说明。
(3)这起事件反映了对哪些文明素质的期待。
(4)从以上材料及问题中,归纳法律与正义的关系。
2022-08-17更新 | 69次组卷
【推荐2】【坚持宪法至上增强宪法意识】
(1)阅读材料,回答表格中的问题。

材料

说明了

A.我国已颁布的《民法典》《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第一条都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B.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后,有同学认为民法典已经是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了,所以宪法已经不是国家的根本法了。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成为宪法的忠诚拥护者?
2021-08-26更新 | 21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仔细阅读文字,根据你的理解,在空格中填入《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相应的内容。

依法治国新举措

依法治国新方针

执法者要“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严格执法”_____________
2016年我国诞生了10部新法,修订了25部法律;2020年5月28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标志着我国进入民法典时代_____________
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法治面前谁都不能例外_____________
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审判责任追究标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推进审判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_____________

2021-12-02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