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时事热点 > 重大时政专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14657570
202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校学生围绕“纪念建党100周年周年”为主题进行社会话题播报。学生热播的话题见下面表格。请结合教材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观点。
学生播报话题体现的观点
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很多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优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党和政府坚持 ①     的发展思想;
党的奋斗目标是         ②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③       
如今的扬州城就像一个大公园,“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广大市民走出来就像走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享受着优美环境带来的惬意。扬州市致力于建设文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厉行法治,要求立法机关做到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解宪法 认同宪法 践行宪法”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如下图



(1)图中反映了什么问题?谈谈你的理解。

材料二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中最具中国特色.最能体现时代特点和反映人民意愿的地方就是设立独立的人格权编。


(2)材料中划线部分表明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021-10-25更新 | 52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建议。


(1)划线部分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个特征?
(2)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立法过程中为什么要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材料二   《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对于见义勇为行为免责的法律规定,为见义勇为者保驾护航,让社会美德重新归位。


(3)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强化                               
(4)见义勇为不担责。未成年人在救助他人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021-05-07更新 | 16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法与生活   与法同行】

材料一   20205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调整规范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典。


(1)从法律的特征角度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民法典》说明了什么?
(2)从《民法典》制定看公民生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二   20201017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61日起施行。结合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方面出现的新问题,该法新增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完善了学校保护,充实了社会保护,强化了政府保护,实现了未成年人保护全覆盖,这些都成为该法此次修改的新亮点。


(3)新亮点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给予的特殊保护。那么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到“与法同行”、践行法治?
2021-12-16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