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遵守社会规则 > 做守法的公民 > 法不可违 >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1 题号:15044862
请你根据以下图示,判断李某的行为最可能是(       

(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

(触犯法律)

被拘留10

(法律后果)


A.捡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B.谎报险情,拨打报警电话
C.无故旷课,到网吧上网D.敲诈勒索,数额巨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出示了一则“违法——处罚”的逻辑关系图:
某人违法行为
触犯了我国最严厉的法律被判处有期徒刑并驱逐出境
根据图示,请你为“?”处配上正确的案例。(     
A.张某借朋友数十万元迟迟不还,被朋友起诉
B.蔡某组织公务员考试作弊,被公安机关刑拘
C.无聊打发时间,小李伙同他人打119报假警
D.M国人在境内窃取军事机密被国安部门逮捕
2024-05-25更新 | 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2019年1月16日,网民“vindictive1086”在微博跟帖辱骂已故科学家于敏,造成严重影响。经查,该网民系鄱阳县人彭某华,鄱阳县公安局依法对其违法行为处以行政拘留十五日。彭某华的行为是(   
A.民事违法行为B.犯罪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
2019-08-08更新 | 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图示体现的包含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A.B.C.D.
2024-02-27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