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时事热点 > 重大时政专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0 题号:15797809

20205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11日起施行。

【聚焦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阅读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所学的法律知识?

【相伴民法典】202118日,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被告孙某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一案,并当庭宣判。孙某先后8次从网络购买、互换获得4.5万余条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的公民的个人信息,通过微QQ等方式,出售他人用于虚假外汇业务推广,获利3.4万元。被告孙某未经他人许可,在互联网上公然非法买卖、提供个人信息,造成4万余条自然人信息被非法买卖、使用,导致众多不特定人员信息长期处于面临侵害的风险,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判决孙某支付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赔偿3.4万元,并在《浙江法制报》发表赔礼道歉声明。


(2)孙某的案件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践行民法典】民法典进社区,进校园,法官分享贴合青少年生活的模拟案例,采用互动式问答激发学生共鸣。在社区法官根据事先收集的居民法律咨询清单,针对房屋买卖、离婚冷静期、物业服务等热点问题以案说法。


(3)为推动民法典的实施,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材料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主席分别行使了什么职权?
2021-06-09更新 | 13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空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在上海陋习排行榜中,它与“乱扔垃圾”齐名,排名第二。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行为,而且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抛砖砸死女婴”的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为百日女婴过早离开和其父母的悲痛欲绝痛惜时,一个有关城市高空抛物威胁人们头顶安全的社会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热议。2021年新实施的民法典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然而在人们不断谴责高空抛物现象的同时,此类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高空抛物现象的看法。
2021-12-27更新 | 27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3】【学习宪法依法治国】

让法治走进我们心里,学校制作了法治宣传栏,以下是同学们摘抄的几部法律的第一条。

《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刑法》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根据《民法典》《刑法》和《教育法》的第一条规定,找出它们的共性,并说明具有这一共性的理由。
(2)有人说,颁布了《民法典》,规范了公民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因此就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了。请简要评析此观点。
2021-05-21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