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遵守社会规则 > 做守法的公民 > 善用法律 >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意义和要求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自觉遵守规则共建和谐安徽】

材料一   近日,安徽省公安厅联合其他几个部门下发通知,进一步深入开展“守法礼让、文明出行”专项行动。本次行动重点整治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驾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行人乱穿马路、酒驾醉驾等行为,引导机动车、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摒弃交通陋习、文明守法出行。


(1)礼让行人体现了一个人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材料二   近日,合肥宣布将开展文明养犬专项治理行动,明确规定一发现出门遛狗不牵绳的情况,相关犬只将一律捕捉,并视情况给予警告或罚款处理。与此同时,亳州等地街头城管也在开展一场针对不牵绳犬只的抓捕行动。


(2)请从规则的角度谈谈这样做的必要性。

材料三   2022年,安徽某县发生一起校园欺凌事件,公安机关对施暴者陈某(14周岁)处以行政拘留10日。202211月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安徽省学校安全条例》,其中特别要求学校要建立健全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工作制度,对严重欺凌和暴力行为应当及时报告,不得隐瞒。


(3)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
(4)文明和谐安徽的建设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请围绕上述三则材料,回答:我们青少年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素养?
2023-11-25更新 | 16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开展了“学法懂法守法,远离校园欺凌”的专题法治讲座。

【校园欺凌不可为,锒铛入狱悔莫及】

11月18日四川三台出现校园欺凌事件。部分施暴者认为自己是学生,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气焰嚣张。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通过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基本案例:2022年某日,北京市朱某等五名女学生(犯罪时均未满18周岁)在女生宿舍楼内,采用辱骂、殴打、逼迫下跪等方式侮辱女生高某(17岁),并无故殴打、辱骂女生张某(15岁)。经鉴定,高某、张某的伤情构成轻微伤,高某无法正常生活、学习。

审判结果:朱某等人随意殴打和辱骂他人,造成二人轻微伤及高某无法正常生活、学习的严重后果,侵犯了公民人身权利,社会影响恶劣,构成寻衅滋事罪,五人被分别判处十一个月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施暴者不能以为自己年龄较小、还是学生就一定不会构成犯罪,否则必将追悔莫及!


(1)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违法与犯罪?
(2)如果某天你遭遇了校园欺凌,你会如何做?(至少四点)
2023-02-23更新 | 26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岁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处分。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1)陈某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
(2)面对歹徒行凶,我们青少年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3)在生活中,有同学的合法权益被侵害却不道如何维权,请你帮帮他们。
2023-10-07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