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民主与法治 > 建设法治中国 > 夯实法治基础 > 法治的内涵和要求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下列能反映良法的是(   
①反映社会发展规律
②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④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12-29更新 | 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中国古人的许多思想观念为今天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下列对诗词所蕴含的道理解读正确的有(     
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解读: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解读: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要实行良法之治
③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解读: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要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读:只要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学习就会一帆风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5-18更新 | 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在学习乡村振兴的有关内容时,“时政播评”小组展示了下列两则新闻:
新闻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涉农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让我们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新闻二:良好生态环境、深厚农耕文化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就乡村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道德文化、社会文明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
如果要概括这两则新闻的主旨,最合适的是(     
A.法律法规让乡村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
B.乡村振兴迈入有法可依、全民守法的阶段
C.法治德治相结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D.法律法规为乡村振兴护航,让乡村更美好
2023-04-09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