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社会生活 > 网络生活新空间 > 网络改变世界 >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17056145
阅读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的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材料我的解读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网上征求意见,这在中央全会文件起草历史上是第一次。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网上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了1000多条意见建议。(1)“网上留言100多万条”等细节说明了:
2022年暑假期间,小鄱到幸福村游玩。她了解到,许多游客是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幸福村刷屏才慕名而来的。“互联网”旅游让众多景点成了“网红打卡地”。(2)这让我们明白的道理: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底提升4.9个百分点;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较2018年底提升0.7个百分点。

材料二   8月23日下午,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浙江承办工作领导小组信息化工作部召开了2022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等相关工作新闻吹风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9月下旬在浙江乌镇举行。

材料三   下图是“网络茧儿”雕塑,刻画了孩子在茧状物里隔绝外界,或抓紧游戏手柄沉迷网络,或拿手机直播博关注……展现了他们陷于网络风险的情境,令参观者无不揪心。



(1)请从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一中我国网民规模持续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互联网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哪些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网络茧儿”反映的现象及其后果。
看设问
题号设问主体设问角度设问中的限定词
第1小问
第2小问
第3小问

审材料
题号提示语/提示句
第1小问1.
2.
3.
第2小问1.
2
3.
第3小问1.
2.
3.

列答案
题号列答案(概括性语言或书本知识点)
第1小问
第2小问
第3小问

2022-12-13更新 | 74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0亿,2019年交易规模达10.63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在线教育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



(1)从上述数据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上图漫画《“云上”授课反电诈》,对我们有哪些警示?
2020-09-17更新 | 54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网痴沉迷于网络,家长、学校束手无策。帮青少年戒除“网瘾”迫在眉睫。2018年9月14日是中国网民节,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在这一天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正确认识】班长为了让大家正确认识网络,收集了班上两位同学的案例:

材料A:该班学生小青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有大学生、同学和老师。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同学、老师请教,非常方便、快捷。

材料B:该班学生王某自从迷上网上聊天之后,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荒废了学业。家长和老师怎么劝他也不听,最后发展到离家出走。


(1)材料A和材料B分别说明了什么?

【积极宣传】


(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发现问题】材料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个新鲜词。该班有些同学上课时,隔几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晚上就寝,摇个微信躲在被子里和陌生人畅聊;玩游戏,看电子书,在网上吐槽(任意发表言论)……手机让一些同学肆意地永远在线。


(3)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出倡议】


(4)联系实际为那些永远在线的同学提几点积极的建议。
2018-12-21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