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民主与法治 > 建设法治中国 > 夯实法治基础 > 法治的内涵和要求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17613389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近日,海口市阳光中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展开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宣传活动。


请你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请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展开这次活动?
(2)校园开展此类活动有什么意义?
(3)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学生小华通过生活中的案例观察着和思考着……

材料一   爱国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202310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自202411日开始实施。之前该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该法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举措,明确了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为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涵养家国情怀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材料二   202317日,反腐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开播,引发关注讨论。落马官员现身说法、忏悔反思,铁窗内的痛悟直戳灵魂,也为广大党员干部再次敲响拒腐防变的警钟。对此,小华同学认为:法律只对那些高官或功成名就的人有约束力,与我们普通公民无关。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衰则国乱。”请你分别对上述两则素材进行解读。
2024-03-26更新 | 14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法安天下,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的保护。近段时间以来,相继修订一批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材料一   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共九章132条。本次修订的一大亮点为增设了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专章。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共有37000多人提出了45000多条意见,其中有17000多名未成年人提出了21000多条意见,约占总意见数量的45%。

材料三   民有所呼唤,法有所应。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刷抖音,视力下降,还会受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响。
学生带手机影响课堂教学秩序,个别学生还利用手机在考试中作弊。

《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内容节选

第七十条   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第七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通过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1)材料一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__________权。
(2)结合上述三个材料,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过程是如何体现法治要求的?

材料四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织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网络。

近年,从黑龙江13岁赵某某强奸案至湖南衡阳12岁男孩弑母案,到大连13岁蔡某杀害10岁少女案,一起起骇人听闻的未成年人暴力涉案犯罪案件接踵而至,但受刑法制约,对这些14周岁以下低龄未成年人均不能科以刑罚,不断冲击着公众脆弱的神经,伤害着人们的感情,挑战着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底线。

《刑法修正案(十一))》修订内容节选

第十七条   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下调刑事责任年龄有什么重要意义?
2022-01-11更新 | 177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建设法治中国   凝聚法治共识】
2023年3月5日全国两会顺利召开,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聚焦两会热点,凝聚法治共识”小组学习活动,以下是第一小组的时政学习简报,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应学习任务。
时政链接思考
202337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1)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什么职权?
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人民就能更凝聚,前进的脚步就能更铿锵。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折射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字里行间澎湃着一股动人的力量,彰显着我国法治文明的新进步。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中下划线部分体现出法治的哪些要求?
十年来,我国共有217件次的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收到120多万人次提出的380多条意见建议。截止313日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目录多达294件,立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3)有同学认为:我国立法工作成就显著,只要通过科学立法就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请从厉行法治的角度评析此观点。
2023-06-01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