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民主与法治 > 建设法治中国 > 夯实法治基础 >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8 题号:18069815
随处刻字的“旅游陋习”屡见不鲜,造成许多珍贵文物、自然资源被破坏。公益诉讼起诉人江口县人民检察院诉被告陈某平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系全国首例针对在自然、人文遗迹上刻字所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贵州梵净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21年7月11日,陈某平在梵净山景区旅游过程中,在排队前往梵净山金顶时,使用登山手杖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梵净山金顶摩崖”石壁处进行刻划,虽经其他游客提醒劝阻,陈某平仍执意在前述石壁处刻留“丽水陈国”字样。“梵净山金顶摩崖”是具有美学价值的人文景观遗迹,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经评估鉴定,陈某平的刻划行为造成上述文物和美学价值不可逆损害,经济损失在50000元以上。经委托有关机构制定修复方案,需修复费用60952.08元,勘察设计费38000元。贵州省江口县人民法院一审认为,“梵净山金顶摩崖”是梵净山自然遗产的组成部分,陈某平的行为不仅对文物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也在一定程度当上对梵净山自然遗产的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一审判决被告陈某平承担文物修复费60952.08元、勘察设计费38000元、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金25000元;并就其违法行为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贵州省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1)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此案审理的时代意义。
(2)根据本案,请你对公民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法治中国   蓝图绘就】

国家2035年远景目标中提到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1)建成法治国家、政府和社会,体现了我国哪一治国基本方略?
(2)请你设计一条建设法治中国的宣传标语。
(3)班级要宣传法治知识,你搜集有关资料的方式有哪些?
(4)建设法治国家,中学生应怎样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06-28更新 | 287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21年8月17日,一部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提供法律保障的法律草案——《反有组织犯罪法》(草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中进行了审议。该草案已是第二次审议,与草案一审稿相比,草案二审稿在界定恶势力组织概念、涉及未成年人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规定、保障涉案个人和单位合法权益等方面作由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谈谈对《反有组织犯罪法》(草案)进行反复审议的目的何在?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021-10-12更新 | 91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材料一   20233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选举中,习近平以2952张赞成票全票当选。伴随着主席出场号角,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从主席台座席起身,健步走到宣誓台前,进行宪法宣誓。主席台后幕正中,国徽高悬,熠熠生辉。现场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共同见证这一神圣时刻。

材料二   最高法工作报告中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推动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变革新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9万件,审结14.5万件,制定司法解释114件,发布指导性案例119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7亿件,审结、执结1.44亿件,结案标的额37.3万亿元。


(1)结合材料一,请写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材料一体现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什么?公民应该如何参与?
(3)材料二中,反映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突出体现了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坚持的十六字方针中的哪一要求?
(4)作为青少年,应如何做到厉行法治?
2023-10-16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