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民主与法治 > 建设法治中国 > 夯实法治基础 >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18465426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大会擘画的宏伟蓝图。

【锚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溧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累计投入30亿元开展天目湖水源地保护行动,针对农业面源、上游来水、生活污水三大问题进行系统化综合整治,让碧水蓝天重回溧阳。

★积极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引进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13家,着力打造科技产业发展的县域样板。

★重点发力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溧阳1号公路”每年吸引几百万游客在乡村旅游,逾10万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超万元。


(1)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角度,说明上述举措为什么能助力溧阳高质发展。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近年来,在中共溧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法治溧阳建设成效显著。

★常州市人大制定《常州市天目湖保护条例》——江苏省首个县级水源地保护条例为天目湖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市政府建立扫黑除恶长效制度,依法履行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满足企业和群众需求;市人民法院健全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加快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诉讼服务体系;溧阳融媒体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法治溧阳建设的经验对建设法治中国有何启示。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溧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社渚蒋塘马灯舞、戴埠太平锣鼓、焦尾琴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3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小于同学搜集并整理了以下报告内容,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过去的一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

材料二   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面履行好政府职责。

(2)请你谈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为民造福”与“建设法治政府”的依据。

材料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重点领域改革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任重道远;一些领域腐败问题仍然多发。

(3)为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2024-06-13更新 | 32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体系建设新发展

坚持建设法治体系   积极回应人民期待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法治领域最具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法治实施当中,最重要的是宪法实施。“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法治实施体系的常规力量是执法和司法,它们是将法律规范体系的效能发挥出来的关键。

习近平同志一贯强调提高立法质量,关键在于:一要尊重和体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和发展客观规律,使法律准确适应改革发展稳定需要,积极回应人民期待,更好协调利益关系。二要注重增强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使法律法规立得住、行得通、切实管用。

严格执法,他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必须担负法律实施的法定职责,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坚决整治以权谋私、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问题,严禁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

“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对司法为民提出的新要求。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正司法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收获的是亿万百姓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更强信心。

——节选自《学习强国》


某校拟组织一次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分享会,请你阅读上面的材料,调动和运用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以及自主学习获得的有关知识与经验,运用你的理性,自拟题目,写一篇发言稿。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区域、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
2022-07-21更新 | 150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聚焦二十大】

材料一   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原因是什么?
(2)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答出一个即可)

材料二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填一填,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和重要保障,_____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4)读读看,从材料中找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材料三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5)中华文明从未中断过,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那么中华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
(6)材料中指出了中国什么样的形象?
2023-10-24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