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时事热点 > 重大时政专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3 题号:1857160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1】【聚焦全国两会,参与政治生活】

人民网全国两会调查结果显示,“依法治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上榜全国两会十大热词。

【热词聚焦】“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7场专题座谈会,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提出意见建议超过101.8万条;历时5年的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建议102万余条。这些都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


(1)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

【热词聚焦】2021年是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落实年”。这一年中,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让网民印象深刻,64.9%网友赞同“大数据杀熟问题有所改善,消费价格更透明”、61.7%网友关注“一批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的移动应用下架”。


(2)以上材料如何体现法治的要求?
(3)对此,有网友认为“良法之下必有法治国家!”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2-10-17更新 | 157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具体部署。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会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有所呼。法有所应。人们期待住有所居,民法典创设居住权加以保护;人们希望天更蓝水更绿,民法典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人们希望生活更有尊严,人格权独立成编。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需求。适应信息科技、互联网高速发展,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完善电子合同订立、履行规则,细化网络侵权责任,明确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等。


(1)先后10次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哪种民主形式?有什么意义?
(2)由材料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要求,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依据材料中民法典的内容,概括民法典与公民的关系。
(4)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概括一个有关厉行法治的正确认识。
2021-03-13更新 | 44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3】直面疫情大考 坚定“四个”自信

材料一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紧急立法,在国家法律和法规框架内授权地方政府在医疗卫生、防疫管理等方面,规定临时性应急行政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基层主体作用,加强群众自治,实施社区封闭式、网格化管理┄┄一项项举措,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也充分彰显了我国制度优势。

材料二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冤错案不断平反。重审张文中案;检察机关提起全国首例英烈保护公益诉讼案;……公正没有缺席,纠正错案,不让新的错案发生,让公正尽早来!“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近两年来的立法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从修改行政诉讼法,到《民法典》的出台,……立法更加注重反映民生诉求、回应社会关切。

材料三   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从临床效果观察总有效率达90%以上,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明清时期癌病学的产生,再到新冠肺炎的防控,中医药大显身手,显示了独特的效能。


(1)材料一中的这些举措表明我国坚持了哪些制度?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正走在一条怎样的道路上?请从公民角度谈为什么要选择这条道路?走这一道路必须坚持哪三者统一?材料体现了厉行法治的哪些要求?
(3)中医药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怎样的独特魅力?为此,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
2022-03-11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