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成长的节拍 > 中学时代 > 少年有梦 > 梦想的意义
题型:综合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7 题号:18654246
2022年11月,由中央网信办联合教育部等部门主办的2022“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走进厦门大学。来自不同行业的党的二十大代表,以及英雄模范、科研专家等与厦门大学师生共聚一堂,展开精彩分享。
★ 场景一

党的二十大代表、奥运冠军武大靖将小时候的第一双订制冰鞋带到现场,讲述“刀尖上追梦”的故事。谈到自己“20岁的长相50岁的脚”时,他说,“我的脚确实经历过很多伤痛,尽管它伤痕累累,但我觉得它是我的陪伴者、见证者,见证着我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我们生在一个伟大追梦的时代,有梦想就去追,一起加油!”


(1)从武大靖追梦的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梦想的什么作用?
★ 场景二

党的二十大代表、特级航天员王亚平通过视频分享了筑梦太空的奋斗故事。她指出,航天员的训练非常辛苦,每一次都是在挑战人的生理极限,比如水下训练:46个小时的巨大体能消耗之后,吃饭时拿筷子的手都是抖的,但每次训练完,她都很开心,因为每完成一次训练,就距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2)对此,有同学说:“要做更好的自己,就是指挑战人的生理极限,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请对该同学观点进行评析。(要求:分别说出该同学观点的合理之处、不足之处)
★ 场景三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孙世刚分享了自己求学报国、科研强国的经历。他表示,为祖国学习,为祖国工作,为祖国攻关,为祖国育才。“我的一生就是陪伴着厦门大学一步步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见证着祖国一步步夯实‘科技强国梦’,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


(3)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小夏同学参加“探索生命意义”主题演讲,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忙他将初拟的演讲稿补充完整。

演讲稿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在盛世里,我们要探索生命意义,要思考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我看来:

                                            ,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相似题推荐

综合探究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习近平总书记说:“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某校八年级同学决定开展一次“学习楷模精神,勇担历史重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逐梦星辰大海】

材料一   2022年11月28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确定,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将于明天出征在太空“出差”6个月。其中,邓清明是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在坚持梦想的24年中,他虽落选四次,但并未因此颓废,依旧能够为了梦想而坚持高强度训练,以从零开始的心态,让自己等待下一次挑战。在采访中,邓清明面对记者提起自己曾落选的往事,并未有丝毫难过和惋惜,他大方回应道:“太空不会因为我的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绝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却没有准备好。”


(1)阅读上述材料,请你谈谈邓清明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致敬民族脊梁】

材料二   10年前,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离世,那一年,他仅仅51岁。“研制战机要么是零分,要么是一百分,没有中间分”这是罗阳说过的标准。因此,从接到舰载机任务那天起,罗阳和团队就一直奋战在研制现场,为了让中国的战机早日翱翔蓝天,在任务最后冲刺的1个月,他也冲到了极限,罗阳一刻不停地转战在几个任务现场。2012年11月25日,圆满完成任务的辽宁舰返航,谁也没有料到这是罗阳生命的最后一站。当天中午,他捂住剧痛的胸口倒下了,这个把时间最大限度给了祖国航空事业的人连抢救生命的几分钟都没给自己留下。国之重器,以命铸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今天,让我们再次向民族脊梁致敬!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罗阳是如何维护国家利益的?

【青年重任在肩】

材料三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历史赋予崇高使命,时代呼唤青年担当。广大青年既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责任,也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重要机遇。


(3)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打算以怎样的行动来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2023-08-06更新 | 137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并直播,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行授课。

【科普引领】

材料一:“天宫课堂”注重通过场景展示与实验演示,让广大青少年观察到各种实验中的神奇现象,了解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开启他们心中那扇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丰富了广大青少年自身的科普知识,提升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浓厚兴趣。

(1)“天宫课堂”开启心中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你在“天宫课堂”学习中体验到的快乐。

【逐梦前行】

材料二:浩瀚星空,广袤苍穹,自古以来寄托着人类的科学憧憬。此次太空授课,全国中小学生观看直播,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激发他们不断追寻“科学梦”的热情。

(2)“天宫课堂”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科学梦”、“航天梦”在引领青少年成长方面发挥的作用。

【书写未来】

材料三:聆听“天宫课堂”,喜闻“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自豪感、

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这激励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时光,把握时代机遇,为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书写人生华章。

(3)航天事业的发展彰显了国家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少年应以怎样的行动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书写人生华章?
2022-06-02更新 | 882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见贤思齐榜样力量】

材料一   ▲“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远行之船才有扬帆之时。为实现禾下乘凉梦,袁隆平执着一生;为实现冬奥冠军梦,徐梦桃不懈坚持……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青少年要向阳而行,做有理想的好少年。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半岁时意外失聪,后来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她刻苦学习,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成为清华大学的博士生。我们青少年也要潜心学习,向下扎根,做有本领的好少年。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在梁家河插队时,不满16岁的习近平自觉接受磨炼,后来成长为种地的好把式。我们青少年也要通过劳动锻炼自己,向上生长,做能吃苦的好少年。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____
(2)小刚说:“只有大人物做大事,才能止于至善”。请评析小刚的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请从“理想信念(或梦想)、学习、劳动、挫折、榜样”等不同角度任选2个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2024-05-12更新 | 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