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文明与家园 > 守望精神家园 > 延续文化血脉 > 文化自信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3 题号:19338539
【中华文化彰显力量】

材料一   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

20226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1)结合材料,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二   《礼记》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古老的智慧在闪光;《左传》中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共赢共享,现代的理念在实践。

中国外交涌动“春之潮”.2023年春季,踏上新征程的中国迎来又一个外交热潮,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篇章。3月,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沙特和伊朗在北京举行对话,断交7年的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宣布复交决定,赢得举世瞩目,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魅力;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携60多位企业高管一同访华,找寻新的合作机会。其后,西班牙、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纷纷访华。


(2)根据材料,运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的相关知识,阐释中国外交涌动“春之潮”的原因。
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诗词里的中国】

我们的先哲很早就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这是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刚健有为、勇往直前的内在动力。古代神话中流传的“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孔子倡导的“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汉使苏武的饮雪吞毡,以及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而作《史记》等等,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刚强坚毅、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我们学习中国历史,就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中央依法治国办,为什么关注北京朝阳区的政务服务窗口?

——————习近平2011年9月1日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诗词文化体现了怎样的中华文化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含哪些内容?
(2)从诗词里的中国,请你谈谈作为中国人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2022-11-23更新 | 170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扎染、活字印刷、皮影戏、中医药。这些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已成为许多学校的社团活动课内容。通过现代师生的智慧传承和政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扎根校园,焕发出蓬勃生机。


(1)请你为社团的同学们推荐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得与材料相同。)
(2)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社团活动课有何积极意义?
(3)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两个方面)
2022-03-21更新 | 21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学会践行

20236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聚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国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小鲤所在学校组织开展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学习新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他强调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

【经典传承】以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观之,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形成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经典问答】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和而不同”,植根于中华大地,同世界其它文明相互交流,与时代共进步,有着旺盛生命力。

(3)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如何做一名文化交流使者?
2023-11-24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