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 根本政治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内容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19763660
发挥制度优势

材料一   202334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预备会议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其中,第一项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第六项为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请你用国家机关的关系解释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两项会议议程安排。

材料二   2023313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人民法院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6002件;审结高空抛物、盗窃井盖等犯罪案件296件;审结危险驾驶犯罪案件34.8万件,维护群众出行安全。


(2)据材料二,请你对人民法院的工作进行点评。

材料三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


(3)请简要说明为什么是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
(4)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使我们对我国的哪一制度更加了解?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人民的盛会,民主的盛会】
阅读分析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全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3月11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根据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提名,经过投票表决,决定李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一号主席令,根据大会决定,任命李强为国务院总理。

这次会议还选举产生了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重要人选。

▲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批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批准2023年中央预算、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1)你从上述材料中获得了哪些重要信息?

为了推动中国的宪法实施,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2018年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对该决定进行了修订。根据修订后的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新当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务院总理李强、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刘金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分别进行了宪法宣誓;中央军委副主席、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分别进行了集体宣誓。



(2)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我国制定宪法宣誓制度进行宪法宣誓的依据。
2023-04-18更新 | 67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材料一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出开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新征程的号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是一个重大理念,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也是深入研究人权、法治、国家治理、共同富裕等时代性问题的新的科学范式,引领政治文明发展进步。


(1)“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保证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材料二   报告起草工作是党的二十大筹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主持召开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有关部门还开展了网络征求意见活动,收到留言854.2万多条。整个起草过程充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髓。

材料三   热点新闻:2022年9月23日,由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对“唐山打人案”案件公开审理宣判:被告人陈维志犯寻绊滋事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等-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对其余27名被告人依法判处十年至六个月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同时在公安机关密切配合下,河北省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了陈某志等涉嫌恶势力组织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

“唐山打人案”过程:2022年6月10日,唐山多名男子在烧烤店围殴多名女子一事,引爆网络,,10日下午,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发布警情通报:警方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违法犯罪人员,暴力与法治社会绝不“兼容”,施暴者必须受到法律严惩!8月29日中纪委网站评“唐山打人案”处理进展:严惩恶势力,严查保护伞。


(3)根据材料三内容,用法治知识解读“暴力与法治社会绝不“兼容”,严惩恶势力,严查保护伞的依据。
(4)阅读材料三中对“唐山打人案”公开审理宣判的结果,请说说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
2023-04-26更新 | 52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材料二   我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的是我国的哪部法律?
(2)请写出我国的国家性质。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023-07-10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