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遵守社会规则 > 做守法的公民 > 预防犯罪 > 犯罪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20316946

小丁是某中学初三学生,一天,他持刀将同班同学小王刺死。小丁为何会下此毒手?原来,他经常受小王的欺负,但从没有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而是选择了报复。人民法院审理此案,小丁因父母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加之其系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坦白情节,获得从轻量刑,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


围绕上述案例,某中学开展了小组探究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判断:小丁刺死小王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这类行为有哪些基本特征?
(2)请你组织:事后,小丁和小王所在的学校准备开展系列化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避免悲剧重演。对此,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活动形式?
(3)请你行动: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学法用法保护自我

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加上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难免受到伤害。针对这一情况,某校八年级学生组织了“学法用法,保护自我”的主题活动。假如你是活动参与者,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环节一   案例分析

15岁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一些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处分。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持刀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被判刑。


(1)陈某拦路抢劫属于什么行为?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上图是陈某的人生轨迹,陈某的变化给你哪些警示?

环节二   学以致用

作为未成年人,由于我们缺乏社会经验,生活阅历尚浅,容易受到一些不法侵害,如诈骗、敲诈勒索、殴打等。


(3)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或同伴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做?请你给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3-12-21更新 | 17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   朱某在校园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材料二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材料三   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持三棱刀抢夺小学生的财物,获得赃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1)这三个材料中的三种行为分别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什么?
(3)作为青少年,我们如何预防犯罪?
2022-01-11更新 | 25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16岁的陈x、赵x均为某中学在校学生,他俩勾结在一起,经常殴打、欺凌同学,并强行索要同学钱财。某日在上学途中,他俩碰上同校学生胡某,陈x和赵x向胡某索要钱财时被拒绝,二人对胡某举打脚踢,导致胡某双目失明,陈x、赵x强行从胡某身上搜取人民币4元后场长而去,归案后,胡某家长向法院诉讼,要求陪偿各种费用80万元,陈x、赵x受到注律的严惩。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陈x、赵x的行为触犯_________,属于_________行为,其法律后果是接受_________处罚?
(2)结合材料,谈谈遇到促害,如何依法维权?
(3)青少年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2022-07-09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