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民主与法治 > 建设法治中国 > 夯实法治基础 >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20792689

材料一   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2021年3月我国第一部流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出台,标志着长江大保护进入依法保护的新阶段;扬州市政府完善执法机制,加强常态化“护渔”,对违规捕捞、垂钓行为进行专项执法行动,加快沿江生态环境的改善。


(1)请结合材料一,说说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措施有哪些?

材料二   随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我国独有物种、长江中目前唯一的水生哺乳动物长江江豚这群“爱微笑”的小家伙们,可以安全畅游长江了。同学们围绕“如何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话题进行了以下讨论:

小丽认为   改善长江生态环境,重在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小强认为   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关键在于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2)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下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综合评析。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法治中国】

材料一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核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材料二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已处置涉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万余起。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法治的理解。

【追求民主生活】

材料三   为落实党和国家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021年10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公布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到2022年7月23日二次审议稿,历时近一年,共有12390位公众提出了28406条意见。


(2)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公布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践行法治行动】

材料四   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摘录※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普及相关法律和知识,提高公众对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方式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下列支持或者帮助:
(一)出售、提供个人信息;
(二)帮助他人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等方式洗钱;
(三)其他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支持或者帮助的行为。
第三十八条   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反电信网络诈骗”我行动:
              
              
              
              
(3)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请你为防止未成年人参与和受到电信网络诈骗各提两条建议。
2023-04-10更新 | 168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聚焦民主,推进法治

材料一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作了修改,专门增设了“总则”一章(节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


(1)这一修改内容体现了哪三者的有机统一?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于2021120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之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二次审议稿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133人提出的265条意见,另收到群众来信3封。针对家庭教育法的名称、家庭教育的内容等意见。草案作出了7个方面的主要修改。202110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今后,家长如何更好地“依法带娃”“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等困惑将逐步得到解决。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什么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
(3)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归纳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2024-03-21更新 | 6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凝聚法治共识弘扬爱国情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不仅回应了人民对国家的浓浓深情,更是以法治之力保障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

【立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历程: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会后通过中国人大网等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铸魂,部署爱国主义教育立法工作。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11日起施行。

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

(1)请将序号依次填入上述方框中,并说说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根据该法的制定过程,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践中的优势。

【内容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节选:

第一条第三十七条
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阅读上述法律条文,结合宪法相关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2024-05-29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