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文明与家园 > 守望精神家园 > 延续文化血脉 > 中华文化的特点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2113544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千里江山图》是一幅宋代名画,用水墨写江南景色,群峰杂沓,山势绵亘;江水浩瀚,溪壑空远;草木葱芜,远树蒙蒙;阡陌纵横,农舍相属;思尺千里,境界开阔。画卷从始至终有一曲折的蛇形小道贯穿其中,图中山、水、桥、亭、村落、栈道、人物皆围绕这条山道而布置,故虽景物众多,连绵无尽,然皆循循可寻。该画卷采用了平远构图,意境开阔。

材料二   2022年除夕当晚,舞蹈诗刷《只此青绿》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虎年春晚,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只此青绿》领舞孟庆旸从小就喜欢古风舞蹈,参加工作后经常把传统文化和舞蹈结合创新。在《只此青绿》中,孟庆肠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腰部慢慢向后,顿斜至90°再回正,给观众带来了新颖的“青绿腰”表演,也引起了全网模仿与挑战的热潮。孟庆肠介绍,“青绿腰”在剧中叫“险峰”,核心力量集中在腰部,难度较大,练习起来比较吃力。为了把这部剧排好,她和同事连续4个月每天排练10个小时,不断练习剧中的每个动作、走位。她说:“那段时间,我忘记了生活中的孟庆旸,脑子里只有‘青绿’。”为了在舞台上更好地呈现出那份沉稳和傲骨,孟庆旸和同事在正式编排前专门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练习“安静”并阅读大量诗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古人的心胸。

(1)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流传至今体现了中华文化________的特点。
(2)结合上述材料以及“守望精神家园”的相关知识,说明孟庆旸取得成功的原因。
(3)请选择一种优秀的广府文化,并介绍你将如何推广这一广府文化。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精神家园共守望】
南宁市某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延续文化血脉,共筑精神家园”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传承文化新方式

近两年,河南卫视连续打造出“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收获无数好评,从国内火到网外。2022年推出的《重阳奇妙游》再度引发热议,晚会将四大石窟、戏曲、诗词、书法、节庆习俗等一系列传统非遗元素融入到表演之中,得到了广泛好评。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高度称赞了《重阳奇妙游》等文艺节目,为优秀传统文化找到正确“打开方式”。


(1)请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河南卫视推出“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意义。

◆弘扬精神品价值

同学们收集了反映中国精神的系列图片准备举办专题展。以下是其中的两幅图片



(2)图①和图②分别反映了中国精神中的哪种精神?
(3)请你选择其中一幅展图,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字数约在60-120字之间。)
2022-11-13更新 | 93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文化溯源】

黄河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三千多年居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孕育了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史记》等经典著作。黄河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艺术、哲学、科技、史学、道德规范和生活习俗等方面,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与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概括黄河文化的特点,并说明弘扬黄河文化的价值。
【立法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制定历程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黄河保护法》的制定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绿色发展】
(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某校团委开展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环保大讨论。作为中学生,请你为推动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3-06-13更新 | 461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一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023年12月3日,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首届“良渚论坛”开幕,300多位中外嘉宾聚会良渚遗址,文明交流成为对话的主旋律。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以独树一帜的创新创造、一脉相承的坚持坚守,树立起一座座文明高峰。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发展、历久弥新,不断吸取世界不同文明的精华,极大丰富了世界文明百花园。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论坛”平台,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

(1)结合材料一谈谈为什么文明交流会成为对话的主旋律?
(2)结合材料二,说说中华文化有着怎样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应如何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
2024-03-07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