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文明与家园 > 建设美丽中国 > 共筑生命家园 >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 题号:21894126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了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某校九年级根据校团委的要求准备办一期黑板报。
(1)请为本期黑板报拟定一个主题。
(2)小妮同学为黑板报设计了一幅主题画(如图),你能从中读出哪些信息?(至少三个方面)

(3)小红和小刚为黑板报“采风”栏目提供了以下素材。如果你是板报主编,你更愿意采用谁的素材?请说明你的理由。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解题方法
【推荐1】【砥砺前行续写辉煌】

云南经济发展状况:2023年云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74.3%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

新增2个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引领旅游发展新时尚,接待游客10.4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4万亿元。

智慧口岸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增长32.2%

新增5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清洁发电量占比为83.6%,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3%左右。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网

(1)请根据上述数据,概括归纳我省2023年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2023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云南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2023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5.3%,同比增长21.2%
◎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云南吹响科技创新冲锋号,民营企业争当发展新质生产力主力军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到2025年,全省技能人才达到832万人以上。
◎聚焦双碳目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2)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云南是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3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景迈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包括5片完整的古茶林,9个古村落,村民5000余人。当地先民历经千年保护与发展创造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古茶林文化景观。

申遗成功后的景迈山,承接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名片带来的流量.游客数量呈暴增趋势,村民们议论纷纷。

注:文旅产业是指以文化、旅游、娱乐等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综合性产业,包括文化遗产等多种业态,具有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等现实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评析两位村民的观点。

云南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维护好云南的绿色底色,全力推进生态惠民,让各族人民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守护好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良田沃土,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作为中学生,你能为美丽家乡建设作出哪些贡献?
2024-06-12更新 | 20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福建省长汀县以“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打造了世界性的“长汀名片”,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名片一:绿色长汀

长汀,曾是“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经过多年治理,绿色生态效应显现:2020年,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31.52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3%,生态观光、森林旅游等产业年产值达11.6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是2000年的7.3倍,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202110月,《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长汀经验”走向世界。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长汀经验”走向世界的原因。

名片二:文化长汀

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筑和饮食文化等客家民俗风情资源丰富。长汀县委、县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延续客家文化血脉:2020年,颁布实施《龙岩市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保持历史街区和古建筑风貌,形成独有的旅游资源;通过情景塑造的方式,展示客家人的节庆习俗;每年举办世界客属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吸引海内外客家乡亲寻根渴祖……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述长汀的上述措施对延续文化血脉的价值。
2022-03-11更新 | 54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3】济宁市对口支援新疆英吉沙县。多年来,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助力英吉沙县脱贫攻坚。坚持输血造血并重,扶志扶智并举,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促进英吉沙县高质量脱贫丝路明珠英吉沙再次绽放光彩。


【精准施策】

举措1   济宁市加大援疆资金的投入力度﹐多渠道、多样化为脱贫攻坚输血。援疆资金主要用于促进就业、推进产业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等领域。实施了安居富民工程、饮用水安全工程、齐鲁纺织服装产业园等一大批基础性﹑先导性强的大项目。

举措2   发挥济宁市儒学原乡·文化圣地优势﹐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书院为载体﹐突出文化引领,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创新、一体发展。打造土陶文化乡村振兴旅游示范项目,达瓦孜文化传承保护项目,推动英吉沙县文化旅游全方位振兴。

举措3   济宁援疆指挥部牵头引进济宁农业科技企业,为当地林果业提供技术服务,聘请多名实用型农业技术专家、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提高蔬菜种植业等产业发展质量。零距离了解群众科技需求,积极联系对接,为乡镇发展增添活力﹑凝聚动能。


(1)请从上述举措中任选两条,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济宁市是如何助推英吉沙县发展的。
【绿色发展】
(2)济宁市某中学与英吉沙县的一所友好学校拟联合举办一次网络沙龙座谈会,主题为“创建绿色低碳校园”。请你作为主要发言人参与进来,围绕主题准备一份发言稿。
2022-11-25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