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文明与家园 > 守望精神家园 > 延续文化血脉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2203455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3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公布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将1336个村落列入此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随着本次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出炉,全国共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材料二   2017年年始,在中石油的帮扶下,高标准实施了姜庄黄河古村落民宿小镇乡村旅游扶贫项目,依托文化资源及自然资源,打造集住宿、餐饮、观出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体。这里古运河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德孝文化、姓氏文化、民俗文化。儒家文化、梁山文化,农耕文化等多种文化交相辉映,文化氛围浓厚。目前,黄河古村落旧貌添新颜、游人如织,走出了一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1)据材料一,国家将佞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这一行动有哪些现实意义。
(2)据材料二,从国家发展角度,黄河古村落实现了哪几方面的协调发展?
(3)据以上材料及问题,着眼于中国梦,归纳出两点有益启示。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共筑中国价值

【观点分享】2022年11月29日,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自陕西的咸阳茯茶制作技艺作为联合申报项目之一成功上榜,成为陕西第4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中国第43个人类非遗项目,目前中国人类非遗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1)小秦和同学们围绕上述材料进行了交流,请你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热点透视】4月2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2023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此次评选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重点向产业工人倾斜。统计显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人选中,产业工人有412名,占41.6%;其他一线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235名,占23.7%;科教人员215名,占21.7%;农民工167人,占16.9%。


(2)表彰坚持面向基层、重点向产业工人倾斜,向社会传递出什么信号?(答出两点)
2023-05-11更新 | 37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36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其中,第二个结合代表了我们党新的觉悟和新的认识高度,体现了党和人民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材料二   回望2023,文化之花在祖国大地盛放。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

(1)请运用“中华文化的根”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们应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24-04-13更新 | 16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8年春晚的舞台上,相声《我爱诗词》体现了延续文化血脉的春晚匠心。

《我爱诗词》作品也是春晚改革的用心之作,但文化的创新,并不是断线的风筝。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单位、一个人,都需要文化的土壤。审视《我爱诗词》的成功,固然离不开演员的精彩演绎,但从根上看,还是源于深藏其中的文化魅力。一个舞台、一部相声,在人们的欢笑间,别具匠心地延续着中华文化血脉。但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塑造,绝非朝夕之功。文化的自信哪里来?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


(1)经典诗词和《新华字典》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文化的创新,并不是断线的风筝。我们如何延续中华文化血脉?
(2)“《我爱诗词》的成功,固然离不开演员的精彩演绎,但从根上看,还是源于深藏其中的文化魅力。”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3)“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这对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有什么启迪?
2021-09-13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