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文明与家园 > 建设美丽中国 > 正视发展挑战 > 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 题号:5997249
材料一:“污水靠蒸发,灰尘靠风刮,垃圾靠河刷”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花全在2016年两会期间对一些村寨生活环境的描述。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
(1)上述村容村貌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面临的什么问题?
(2)治理材料一中的问题,我国必须坚持的国策和战略分别是什么?
(3)这一战略的含义是什么?
(4)要实现“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你能做些什么?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材料二:2019年7月26日,《福建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经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1)实行垃圾分类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什么基本国策和战略?
(2)实行垃圾分类有什么重要意义?
(3)请从政府、社会和公民三个角度为落实《福建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1-01-10更新 | 27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一时成为高频词。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我国向世界作出了“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现碳中和”的承诺,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材料二   用法治力量呵护绿水青山,岳阳着力打造湖南绿色“增长极”岳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岳阳市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等6部地方性法规,破解了生态环境治理的诸多问题。

岳阳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岳阳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和《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实施意见》,实行权责挂钩,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岳阳市人民检察院组建了东洞庭湖生态环境资源检察院,市县两级法院在全市建成了13个司法保护基地,生态保护的法网越织越密。


(1)我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体现了我国在发展中坚持什么发展理念和基本国策?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治知识,分析说明岳阳是如何“用法治力量呵护绿水青山”的?
(3)从绿色出行的角度,谈谈我们中学生可以为实现降碳目标做些什么?
2022-10-24更新 | 126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近期规划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规划》的亮点之一是提出减量发展,破解生态难题。坚持把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位置,划定三条红线,让城市更宜居,让北京更美丽。

第一条线是人口总量上限。坚持以水定人,北京市常驻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第二条线是生态控制线。到2020年,北京市生态控制区面积占市域面积的比例要达到73%,到2035年提高到75%。

第三条线是城市开发边界。到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将由2015年的2921平方千米减到2860平方千米,2035年减到2760平方千米,腾退减量后的用地要更多地用于增加绿色生态空间。

规划实施以来,从期盼“天上无沙、河里有水”,到要求“蓝天白云、出门见绿”,北京人的新梦想中,绿色概念变得更加丰富立体,成为北京推动城市发展新的关键词。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京市城市发展为什么要坚守“三条红线”。
2021-01-22更新 | 1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