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理解权利义务 > 公民权利 > 依法行使权利 > 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5 题号:6592799
阅读漫画《占“道”》,回答问题。

(1)漫画中的两位占道者显然是占道不占理,请运用法律知识加以说明。
(2)两位占道者的行为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哪一价值准则?在全社会加强这方面的道德教育对个人和社会有何意义?

相似题推荐

【推荐1】下面这一法治剧是根据真实案例编写的剧本,请根据案例内容,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巨额打赏,祸端起】

九年级学生明明热衷于流连在各个直播间,模仿成人网民频刷“玛莎拉蒂”“火箭”等打赏道具。直播间“美女主播”向明明推销游戏装备,导致明明将爷爷看病的5万元转给“美女主播”购买装备,但收到钱后的“美女主播”将明明拉黑后就杳无音信。明明爸爸得知后,将明明打得遍体鳞伤并把他关在杂物间。邻居来劝说,明明爸爸却称:“孩子是我的,怎么管理是我的自由,你们管不着!”几天之后,明明爸爸带着明明到直播平台办公地拉起横幅,静坐讨要说法,引起路人围观,导致交通堵塞。

【依法处理,事态明】

警方第一时间介入,顺藤摸瓜查获了“美女主播”诱导打赏的诈骗团伙。明明的故事经报道后引起关注,公益律师表示愿意为经济困难的明明家提供帮助。区人民法院根据《民法典》,明确明明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支持监护人向直播平台返还款项的请求。经审理,“美女主播”团伙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判处骨干分子有期徒刑5年6个月。据悉,从6月1日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不适时宜的条文进行升级,呼应了民众诉求,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强化各方报告义务。


(1)请运用法律知识,对“巨额打赏,祸端起”的内容进行点评。
(2)结合“依法处理,事态明”的内容,谈谈如何做到“事态明”。
2021-05-30更新 | 52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面是小波看到的一则法治新闻。请你阅读,并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顺口溜造谣:吴某在某海鲜店购买基围虾、多宝鱼等海鲜产品后,又返回该海鲜店,以该店出售的基围虾全部死亡为由要求退换。经协商,店家向吴某退还了基围虾价款65元。事后吴某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了一条诋毁该海鲜店的顺口溜,影响了该店的声誉。店家与吴某交涉未果之后遂诉至法院。

朋友圈澄清并致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当地法院经审理认为,基围虾在离水后因欠缺生存的必要条件,存活时间较短。本案中难以认定该店存在“欺瞒顾客”“死虾当作活虾卖”的案件事实。吴某在朋友圈发布损害店家商誉的顺口溜的行为损害了公众对该店的信誉,构成侵权。据此,法院判决吴某须在朋友圈发布关于澄清事实、表达歉意的声明,并赔偿海鲜店律师服务费3000元。

(1)“顺口溜造谣”是一种什么行为?并说明理由。
(2)有网友认为“吴某是在行使言论自由,不应受法律的处罚”。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2024-04-21更新 | 9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以案说法增强法治观念】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案例。

法律案例:被告(孙某)在小区已安监控设施的基础上,为随时监测自家住宅周边情况,在其入户门上安装一款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自动拍摄视频并存储的可视门铃(能在手机app上操控),位置正对原告(张某)等前栋楼多家住户的卧室和阳台。

经协商、调解无果后,张某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受理此案。法院认为被告孙某拍摄的范围摄入了原告的住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判定被告的行为侵害了原告的隐私权,但因原告无充分证据证明被告的行为造成实际精神及物质损害,故法院作出的判决是:被告拆除可视门铃,原告要求赔偿损失的诉求不予支持。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依据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孙某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划线部分内容体现了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坚持了怎样的原则?
(2)从法律链接中你可以看出两部法律之间有何关系?
(3)结合案例,说说从中你获得的启示。
2024-06-07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