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遵守社会规则 > 做守法的公民 > 预防犯罪 > 犯罪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1 题号:7334007

QQ、微信、微博等在线聊天软件为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广州市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经常在班级微信群里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请参与他们的讨论。


(1)行云流水:大家有没有看到最近的一则新闻:河南郑州一在校大学生闫某,放暑假和朋友王某掏鸟窝抓了16只鸟出售,两人分别被判刑10年6个月和10年有期徒刑,大家怎么看?
(2)小萌呆:“抓了16只鸟出售就被判刑是否有点小题大做了?”
在上述各位同学的讨论中是如何体现“犯罪的基本特征”的?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防控疫情,法治同行。

2021年4月20日,某市医院工作人员的孙某某随家人驾车返回老家。回家后,孙某某出现病情,其子开车将其送至当地医院就诊,医生怀疑其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让其隔离治疗,孙某某不顾劝阻声称“在家自由”,悄悄逃离医院,并乘坐客车返回老家,车上接触多人,导致几个村庄成为高危区域。警方对孙某某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一案立案侦查。


(1)请判断材料中孙某某的行为性质,判断该行为的标准是什么?
(2)孙某某的行为被立案侦查,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021-12-12更新 | 239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为迎接2023年宪法宣传周,开展了法治文化普法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看调查,找问题】

该校向同学们展示了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2361日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中的部分数据。

(1)上述调查数据说明了什么?

【活动二:普法律,划红线】

该校邀请检察院进校开法制讲座。讲座上一则真实案例震撼了同学们。

法律链接

15岁初中生李某原本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沉迷网络后,经常逃课,结识了一些社会青年后,就以校园“小霸王自居”,随意旷课、欺负同学。某天李某与同学盛某在微信群里发生口角矛盾,伙同他人围堵“教训”盛某致其死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判处有期徒刑14年。

(2)李某的行为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请结合材料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活动三:防犯罪,保健康】

该校举办了普法漫画作品。下图是其中一幅参展作品。

(3)结合上述三个活动,请你把活动三中参展作品对应的小贴士补充完整。
2024-04-12更新 | 22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3】理解与点评

材料一



(1)请运用有关法律知识,对漫画一和漫画二中的行为作出点评。

材料二 网上一段视频至今让人感动:一位行动缓慢的老人脱帽向停车礼让的司机鞠躬致谢。司机小吴把行车记录仪拍下的这一幕,发到了朋友圈。一位88岁老人和一个“90后”姑娘小吴,在斑马线两侧给公众上了一堂文明教育课。“我年纪大,腿脚不便,步伐比较缓慢,每天过斑马线时,过往车辆都会停在斑马线前等我通过,我被那些礼让的司机感动了。”老人说。“爷爷,在斑马线前停下来让行人先走,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爷爷,您这一鞠躬真是太大了,我真的受不起!”再度见面后,小吴向老人深鞠一躬。弯腰鞠躬,看似简单的动作,代表着礼节,承载了文明。这个行人与司机共同创造的温馨画面,温暖着人们,感动着人们,也激励着人们。


(2)结合情景并运用所学知识,说一说礼让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020-11-24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