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民主与法治 > 建设法治中国 > 夯实法治基础 >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32 题号:7628393
我国《个人所得根法修正案》在立法过程中,面向社会广泛征架豆见,不断修改完善,对于网民呼声较高的“建议税前扣除赡养老人支出”,全国人大也已采纳。材料反映了
A.公民坚守法治、依法维权
B.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C.行政机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D.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教育、环境、法治等话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民众的关切,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都能看到,都能找到回应,如下表所示:
民众呼声《政府工作报告》回应
希望尽快解决入学难、入园难问题。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了不少,但我们希望更好!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 5 )浓度继续下降。
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个人隐私的保护和骚扰信息等治理。打击非法集资、传稍等经济犯罪,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民可以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②公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③政府积极回应民意诉求,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④政府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2-11更新 | 7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2】语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我们生活以启示。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古语及其给我们的启示对应正确的有(     
序号古语启示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坚持以德治国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科学立法,制定良法
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全面依法治国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增进民生福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习近平主席的“习式语言”,深受民众喜爱。下列语言与体现的观点相一致的有(     
序号“习式语言”体现的观点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依法行政
“撸起袖子加油干”爱岗敬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教兴国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总体小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04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2004年2名孩童因中毒致一死一伤,吴春红被认定为凶手,曾被判3次死缓1次无期,经多番申诉,十六年后依据“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改判无罪。2020年8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吴春红作出国家赔偿决定。吴春红认为赔偿金额偏低,向最高人民法院递交了国家赔偿申请复议书。最高人民法院宣判决定提高赔偿金额。此案件(       
①彰显我国司法的进步        ②表明法院引导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③推动新时代法治进程        ④体现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7-06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