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遵守社会规则 > 做守法的公民 > 法不可违 >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8 题号:8090896
下面是初三某同学复习“违法与犯罪”时画的一张思维导图。图中有一处错误,请选出
违宪行为(1)
民事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2)
(犯罪行为)法律后果—刑罚(3)主刑
附加刑(4)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列认识与判断正确的是(       

①张某的行为违反了民事法律,应承担民事责任
②张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应承担行政责任
③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刑事法律,应承担刑事责任
④王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应承担行政责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10更新 | 4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小区居民张某无视其小区管理规约,常在小区里组织活动播放音乐,致周围许多住户无法正常作息。邻居王某在个人微博上发帖公布了自己与张某正当交涉全过程的录音。同时,在网上“曝光”了张某所在单位、姓名、照片和联系电话。对此,下列推断不成立的是(     
相关资料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条,全社会应当增强噪声污染防治意识,自觉减少社会生活噪声排放……维护生活环境和谐安宁。
第七十条 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社会生活噪声扰民行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人应当及时劝阻、调解……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嗓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
A.张某行使权利超越界限,且未履行法定义务,构成行政违法
B.王某公布与张某交涉录音,构成对张某的诽谤,侵犯名誉权
C.张某向法院起诉王某侵犯其隐私权的民事诉讼获得法院支持
D.居委会联系业主委员会依据法规和公德对双方进行疏导劝说
2023-05-14更新 | 5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模拟法庭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对以下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某村三户农民与村民委员会签订了橘园承包合同,当年获利颇丰。有的村干部看着眼红,就毁约了。村民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小峰: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村民真是小题大做
小青:村民委员会的毁约行为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小静:权益受到侵害时,据理力争才是最佳的维权方式
小芳:村民委员会的行为违背了诚信原则
A.小峰和小青B.小峰和小静C.小青和小芳D.小静和小芳
2023-03-23更新 | 6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