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遵守社会规则 >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 维护秩序 > 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5 题号:9259907
反思和探究有益于我们的健康成长。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小明日记中记录的生活、学习中的片段,请你帮助小明反思和探究。

今天的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则案例:“备受关注的电梯劝烟猝死案在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院审理查明,在劝阻过程中,杨帆保持了理性、平和,没有大声呵斥、谩骂、肢体冲突、拉扯等过激言行。段某的死亡与杨帆的劝阻行为没有因果关系,系自身心脏疾病所致。杨帆不应承担侵权责任。社会各界对法院的判决拍手称好,称这是正义的胜利。”听了案例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你从正义的角度谈谈对杨帆电梯劝烟行为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疫情之下,很多店的门口都张贴着“不戴口罩禁止入内”的提示;图书馆里,张贴着“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的提示;公交车身上,有着“先上后下,排队上车”的提示……细心的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所到之处都有规则。

材料二  瑞士哲学家阿米尔说:“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用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知识分析生活中所到之处都有规则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说你对“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的认识。
2022-10-14更新 | 100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奶奶说:“孩子们回家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身边夺走了”。爸爸说:“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的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二   2022年春运期间,某车站候车大厅一片混乱。归乡探亲的八年级学生小林在微博上记录了当时候车室里发生的两件小事。

事件一   一女士在候车室不停地大声咳嗽,满脸通红,口水四溅,周围的旅客纷纷坐到远离她的座位,当有人过去提醒她时,她却说:“我生病了,我也不想这样的,难道我连咳嗽的自由都没有吗?”

事件二   一男子不停地大声打电话,把边上一个熟睡的孩子惊醒了,孩子哇哇直哭。孩子母亲让男子小声点儿。男子说:“打电话是我的自由,候车室不是你家卧室,不能因为孩子要睡觉就不让人讲话吧?再说,候车室这么吵闹,你怎么知道你家孩子就是被我吵醒的?”


(2)候车大厅一片混乱会造成哪些影响?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2022-11-09更新 | 37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学校开展“共建和谐社会”探究性实践活动,八年级(1)班同学展示了下列三组镜头。请你参与其中。

【拥护文明】

为营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主动到学校门口重要路段向群众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协助交警指挥车辆和行人,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进行劝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丁发现学校门口经常拥堵是由于南北方向的交通信号灯时间设置不合理造成的,于是小丁登录政府网,通过政府信箱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红绿灯时长,很快,有关部门做出了调整,拥堵情况得到了改善。


(1)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哪些启示?

【崇尚法治】

一个阴雨天,张某驾驶机动车行经黄河大堤堤顶道路时,因道路泥泞发生侧滑,导致车辆失控撞向路边隔离墩,造成车辆受损、张某受伤。此次车祸也造成了黄河大堤堤顶路面一定程度的破坏。张某认为,交通事故系由堤顶道路湿滑泥泞造成,该路段的管理者某区黄河河务局未尽道路安全管理义务,故将某区黄河河务局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承担相应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向其支付医疗费、残疾赔偿金、护理费等费用共计8万余元。

法滁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在防汛抢险期间,无关人员和车辆不得上堤,因雨雪等造成堤顶泥泞期间,禁止车辆通行,但防汛抢险车辆除外。


(2)张某将黄河河务局诉至法院属于何种诉讼方式?法院是否会支持张某的主张,并给出你的理由,进一步分析法院对此案的判决有何积极意义?

【勇担责任】

长大后我也成了你

我儿时生活的地方,曾被联合国认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这里来了一支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他们克服缺水停电等困难,点着蜡烛深夜备课;他们互相学习交流,努力让每一节课都精彩。

支教团老师告诉我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既要充盈生命,也要奉献社会和国家。多年后,我成了一名大学生,也报名参加学校的支教团,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是我对当年支教老师最好的回报!

相关链接:

1999年以来,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一批批成员跨越千里,传递着爱与力量,足迹遍布宁夏海原县、隆德县、闽宁镇等地。他们除了支教,还募集一帮一''助学金,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


(3)结合材料,运用“勇担社会责任”知识,分析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是如何在承担支教任务中传递爱与力量的。
2023-12-03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