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遵守社会规则 > 做守法的公民 > 法不可违 >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题型:综合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5 题号:9552121
关注两则新闻,运用所学知识参与问题分析与评论。

新闻一:反腐神剧《人民的名义》获得一致好评。该剧一度稳居全国网和城市网“双网”收视冠军,网络播放量也突破90亿,持续强势霸屏。


(1)剧中的国家某部委处长赵德汉贪污巨款2亿多人民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导致国家利益遭受巨大损失,最终受到严惩。请评析他的这一行为。
(2)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剧中的达康书记和检察官侯亮平坚决维护人民利益、不畏强敌的正义形象,受到好评和热捧。请你谈一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求我们怎么做?

新闻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3)学报告,见行动。你认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担负起历史重任,建设美好中国?

相似题推荐

综合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八年级(1)班同学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部分同学搜集的资料,请你参与其中展开探究。

“要强的小勤”

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他来到建筑工地,见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决定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


【我思考】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陈某的犯罪之路

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我分析】
(2)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给我们哪些警示?

依法维权

一天,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突然鸣叫起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器仍然鸣叫。保安就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因没有发现任何物品,保安才让小华回家。事后经查,小华的妈妈曾在这家超市给他买了一双旅游鞋,因超市消磁器出现故障,旅游鞋没能消磁,导致报警器鸣叫。


【我践行】
(3)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2020-01-08更新 | 4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2021年10月7日,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网民罗某平在网上发布侮辱抗美援朝志愿军英烈的违法言论,造成恶劣影响。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于当天依法传唤罗某平并开展调查。经审查,罗某平对其通过微博发表侮辱抗美援朝志愿军英烈言论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罗某平刑事拘留。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从英雄烈士保护法到民法典,再到刑法修正案(十一),凡是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民事、行政、刑事责任。维护英雄形象、保护英烈名誉、守护英雄精神,法律是维护英烈“生前身后名”的坚强保障,更是对于每个公民的底线要求。

▲尊崇英雄、缅怀英烈、捍卫历史,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英雄不容亵渎,任何诋毁抹黑英雄烈士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广大网民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_______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022-05-13更新 | 40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一: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公交站点、商业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从2016年起,共享单车赢得市民喜爱,迅速席卷全国。(如图1)

材料二:随着共享单车的流行,各种问题也暴露出来,成为市民习惯的照妖镜。乱停、违停、破坏甚至占为私有等现象,给人们出行添了堵。人们结束自己的“最后一公里”行程,却不能很好地完成它的“最后一米”。(如图2)

(1)为什么共享单车会赢得市民喜爱,迅速席卷全国?
(2)请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看法。
(3)人们结束自己的“最后一公里”行程,却不能很好地完成它的“最后一米”。如何让共享单车真正的“共享”起来,请你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2017-05-21更新 | 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