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河南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1-06-22 26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文化中原     技艺精湛B.出彩河南     交流互鉴
C.文化遗产     传承发展D.大河流域     民族交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认为,中原地区的部落领袖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綶丝技术。下图是在获得2020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距今5300年左右),出土的我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牙雕蚕,其形状类似家蚕叶丝。这件艺术品的出土,可以证明(     
A.“嫘祖始蚕”之说确有其事B.中国丝质技术领先世界
C.中国的农桑文明已经起步D.社会分工已经非常精细
2021-06-19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论语·乡党篇》记载,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A.孔子反对等级差别B.春秋时期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张D.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2021-06-19更新 | 6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下图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它反映了(     
A.农业生产处原始状态B.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C.家庭手工业比较发达D.农民生活的殷实富足
2021-06-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5. 唐朝时广泛存在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和“嗔目看明经,焚香待进士”的社会现象。上述现象表明()
A.明经科是科举考试最重要的科目B.进士科在唐朝最受世人重视
C.明经和进士是科举考试两大科目D.考中进士可以直接成为官员
2021-06-19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造纸术改进,利于信息的记录和传承B.火药用于军事,出现自动爆炸的地雷
C.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海运的发展D.雕版印刷出现,促进宋代文化的传播
2021-06-19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明朝皇帝朱元璋,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上述两种做法的共同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B.提高行政效率C.避免决策失误D.强化地方管理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民国时期,保守知识分子惊恐不安,称新文化运动为“洪水猛兽”“异端邪说”,“功利倡而麻耻丧,科学尊而礼仪亡,以放荡为己任,以提夺为责任”。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导致人民道德败坏B.新文化之“自由”实际是放纵私欲
C.新文化运动导致社会动乱不息D.新文化运动有力冲击传统纲常礼教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邓小平同志说:没有毛泽东同志,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确立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的领袖地位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A.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B.遵义会议     中共八大
C.遵义会议     中共七大D.中共一大     中共七大
2021-06-19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20世纪40年代后期,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南京、上海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这场战役是(     
A.百团大战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2021-06-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是巨大的,有顺口溜称:“一五成就不寻常,自产铁轨出鞍钢。一汽长春解放牌,飞机南昌又沈阳。”关于“一五计划”表述正确的是(     
A.奠定了工业化初步基础B.完全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使民生得到了重大改善D.国家建立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2021-06-1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考古表明,原始社会时,水稻亩产约50千克。清代时太湖流域水稻平均亩产约278千克。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至1998年,亩产达450千克。2017年,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达1149.02千克。袁隆平院士的研究(     
A.推动了中国人口的增长B.使得我国农业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
C.解决了世界的饥饿问题D.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3. 新华社曾发表评论说: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些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材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A.改变了某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B.增强了第三世界反殖民主义力量
C.得益于亚非独立国家的大力推动
D.使联合国成为了伸张正义的舞台
2019-09-09更新 | 44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罗马的经济主要靠奴隶,由于奴隶处境日益悲惨,奴隶人口不断减少,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而长期依赖奴隶劳动也使公民成为寄生阶级,社会奢靡享乐之风盛行。依据材料,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是(       
A.对奴隶统治的严苛引起奴隶的反抗B.劳动力短缺和社会奢靡之风盛行
C.长期征伐,国力空虚D.奴隶制危机带来的社会奢靡之风盛行
2020-03-23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6. 有学者认为,欧洲中世纪的绘画都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直到文艺复兴之后,凡人的形象才大量在绘画和文学中表现出来,所谓文艺复兴,是在文艺上复兴希腊、罗马时代对‘人’的描写,而不再集中于描写天使与圣人”。这位学者所言(     
A.放大了文艺复兴对人的重视
B.对文艺复兴的认识太过于绝对化了
C.没有认识到文艺复兴的资本主义文化属性
D.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本质
2021-06-19更新 | 3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民主的先河。根据这一法案,处于英国国家权力中心的是(     
A.国王B.内阁C.议会D.法院
2021-06-19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林肯曾说:“我在这场战斗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这表明林肯(     
A.坚决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B.把解放黑奴作为维护统一的措施
C.为寻找与南方妥协的借口D.同情黑人奴隶,反对奴隶制度
2021-06-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召开的下列会议,对战后国际格局影响最大的是(     
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2021-06-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0. 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书写工具的进步导致了书写质量的退步
B.使用计算机淡化了文字的作用
C.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严重冲击
D.回归毛笔字时代是历史的进步
2021-06-19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25年),古希腊作家、历史学家,被人们尊称为“历史之父”。从小就受大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史诗。大约30岁时,希罗多德开始了一次范围广泛的旅游,每到一地,希罗多德就到古迹名胜处游览凭示,考察地理环境,了解风土人情;还喜欢听当地人讲述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公元前445年前后,希罗多德来到了雅典。他不停地向当地人打听战争的各方面情况,收集了很多历史资料。希罗多德决心写一部希波战争的历史著作,以流传后世,这就是著名的史学著作《历史》。《历史》非常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为我们展示了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宛如古代社会的一部小型“百科全书”。该书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书中众多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亦作《希腊波斯战争史》。《历史》是西方史学史上的第一座丰砷,为西方历史编纂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材料二: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汉武帝时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酷爱读书,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史记》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司马迁和希罗多德成能够为优秀的历史学家的共同原因?说明《历史》和《史记》这两本著作特点上的异同?
(2)从司马迁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2021-06-1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大事记


材料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二战中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最终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有哪些?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中的重要作用?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021-06-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歌曲《好日子》歌词: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舌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材料二: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题(部分)


材料三:《人民日报》2018年2月17日报道: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西、法、阿、俄频道以摘播方式,通过198家海外媒体,在14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终端多渠道,海内外收看春晚的观众总规模达11.31亿。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政府为了让城乡群众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指出90年代的中国在开放领域进一步“打开了家门”的重要标志?
(2)材料二中,1993年春晚主题的“自豪、向上”,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
(3)据材料三,概括春晚作为文化盛宴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
2021-06-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俄国通史简编》记载。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材料二: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五条誓文》

材料三:《日本经济史》;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到了1880年日本经济学者田口卯志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也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1)据材料一、二,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和方式有何相同点?
(2)(2)据材料三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的原因?
2021-06-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25. 观察下面年代尺,请分别选取年代尺所示中外事件各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发展趋势)
2021-06-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21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4石窟艺术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成就单题
20.65炎帝与黄帝单题
30.65孔子单题
40.65农业进步的表现单题
50.4科举制的完善(唐)单题
60.65指南针发明与使用单题
7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军机处单题
80.65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单题
90.65遵义会议  中共七大单题
100.65淮海战役单题
11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120.65籼型杂交水稻单题
130.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单题
140.65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单题
150.65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单题
160.4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17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单题
180.65南北战争的经过单题
190.85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单题
200.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司马迁与《史记》
220.65九一八事变  百团大战  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23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的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40.65日本明治维新
三、论述题
250.65加入世贸组织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