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合肥市蜀山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安徽 七年级 期末 2021-07-19 7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此“大趋势”主要是指:(     
A.国家统一B.发展农耕C.君主专制D.开放交流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时间轴便于我们了解历史时序。下列历史人物属于图中①时代的是:(     
A.杨坚B.朱元璋C.忽必烈D.李世民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钱穆说道,“按年开科,不断新陈代谢,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之大效”。“此制度”是指:( )
A.察举制B.科举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唐太宗时期,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武则天时期,创立殿试制度;唐玄宗时期,改革税制和兵制。据此可知,唐朝兴盛得益于:(     
A.社会稳定发展B.文化丰富多元
C.制度创新发展D.对外开放包容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解析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一组图片文物(遗址)可以重点研究唐朝的:(     
A.中外交往B.文学繁荣C.唐蕃友好D.民族交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唐朝时期,许多妇女流行上穿小袖短襦,下系紧身长裙;她们还可以和男子一样骑马、射击、打球,穿着男装出游。这反映了唐朝:(     
A.精湛的纺织技术B.繁荣的社会经济
C.开放的社会风气D.丰富的市民生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回到长安;鉴真六次东渡,将佛经、医药、建筑、绘画、文学等传到日本。由此可知,他们的共同贡献是:(     
A.促进了中外交流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推动了民族交融D.实现了科技创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他的诗风淳朴厚重,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被称为“诗史”。他是:(     
A.颜真卿B.杜甫C.李白D.白居易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据史料记载,公元754年全国人口有5280多万,而到公元764年,全国人口只有1690多万。导致这一期间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隋末农民起义B.元末农民起义C.安史之乱D.李自成起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宋代流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的俗语。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宋领先世界的科技B.唐朝昂扬进取的风貌
C.宋代丰富多彩的生活D.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北宋中期,在边疆战事中,屡战屡败,而且政府供养了大批招募的军队,但多而不精,战斗力弱,耗费巨大。有鉴于此,王安石变法实行了:(     
A.募役法B.方田均税法C.保甲法D.农田水利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苏辙《栾城集》中提到:“(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这里的“和好”局面开始于:(     
A.唐蕃会盟B.澶渊之盟C.凉州会晤D.宋金和议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司马光前后用了19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其在《进书表》中称“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书是指:(     
A.《梦溪笔谈》B.《大唐西域记》C.《西游记》D.《资治通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下图是南宋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货郎挑担将至村头,众多妇女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该绘画:(     

《货郎图》局部
A.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B.描写热闹的城市生活
C.反映发达的中外交通D.反映兴盛的海外贸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