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江苏 九年级 一模 2022-04-22 22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通过下图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B.商朝历史C.西周历史D.东周历史
2022-04-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史记》中记载“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得到减轻负担局面是由于(       
A.造纸术的改进B.印刷术的发明C.指南针的运用D.文字的统一
2022-04-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此河”修建的最大意义是
A.促进沿岸工商业发展B.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有利于周边农田灌溉D.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下图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中国主权和领土不再完整B.中国丧失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2-04-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下图立足的史实是(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新文化运动D.中共一大
2022-04-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是在(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九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8.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创造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和平解决争端的范例。这直接推动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广泛交往
C.中国同欧洲国家关系的改善
D.中美两国外交系的建立
2019-06-25更新 | 954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有位美国代表感慨地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的时间节点是(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2022-04-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这种局面出现在(     
A.查士丁尼时期B.梭伦统治时期C.伯里克利时期D.亚历山大时期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下图历史人物为抵抗侵略,率军在东南沿海平定匪患的事迹是(       
A.台州九捷B.虎门销烟C.郾城大捷D.雅克萨之战
2022-04-2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能够体现材料观点的图片是(       
A.B.
C.
D.
2022-04-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描述: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B.渡江战役C.辽沈战役D.汀泗桥战役
2022-04-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如果某同学想了解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景象,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你应向其推荐阅读(     
A.《战争与和平》B.《哈姆雷特》C.《人间喜剧》D.《物种起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下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目录部分内容,由此推断该单元的学习主题是(       
2   俄国的改革………………6
3   美国内战………………10
4   日本明治维新………………14
A.走向近代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一战后初期的世界
2022-04-21更新 | 80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6. 如图漫画想象了19世纪60年代两位国家元首的会面。两人在历史上有一个共同的美誉解放者,都对本国的现代化作出巨大贡献。据此推断,他们两人最有可能是(       
A.玻利瓦尔、林肯B.彼得一世、林肯C.彼得一世、玻利瓦尔D.林肯、亚历山大二世
2022-04-21更新 | 27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1916年月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
B.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C.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D.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8.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甲中韩非子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甲:“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2)概括材料乙的观点,并列出佐证此观点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文化繁荣的原因。

乙:“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陈寅恪《宋史职宫志考正》


(3)指出丙中《青年杂志)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简要说明这种态度出现的社会根源。

丙:1915年,《青年杂志》在发刊词中称:今日之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悉自周、汉两代而来——周礼崇尚虚文,汉则罢黜百家而尊儒重道。……(这些制度、思想)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注:去旧更新),则社会永无宁日

丁:民法典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崇德尊法”思想。礼法结合、德主刑辅是中华法系的基本特征与结构。民法典注重发挥道德教化在培育民法文化、滋养民法精神、促进民法实施、增进社会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鲜明的体现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的编纂中,将民法的技术性、规范性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性有机结合起来。

——易军《民法典:植根中华文化彰显民族智慧》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简述对中国民法典的认识。
2022-05-1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9. “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事关现代中国人自身认同,更关乎中华民族复兴的未来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概括材料中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该设想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直到现在,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使我们)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晏阳初著《农民抗战的发动》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全面侵华对中国民众的影响,并就这一时期的抗战路线进行说明。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归纳实现中国梦首要条件,依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条件形成的特点

材料四   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4)根据材料四,指出家国观念的新内涵,谈一谈新时代青年践行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2022-04-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此外,像1754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工艺、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则把发明创造的精神纳入了有用的轨道。……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

——搞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人类结束对水力、畜力和风力依赖的标志,概括材料一指出18世纪英国发明成果不断涌现的原因。

材料二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立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引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2)依据材料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写出这一时期德国重要的科学家。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材料三   美国在日本投掷的原子弹使远距离战胜敌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久,苏联也研制出了核弹,开启了核竞赛的危险游戏。20世纪50年代,一方面人们只在所谓的“代表战”(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进行“低强度”的战斗,另一方面美苏都加强核武器研制。1952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枚比1945年原子弹威力还强1000倍的氢弹。一年后,苏联也制造出氢弹。60年代开始研制的弹道导弹最具毁灭性。为此,美苏还上演了一起惊心动魄的事件。70年代,双方都对对方持有的近万枚弹道导弹十分忌惮,因此建立了直接联系的热线,防止灾难发生。

——摘编自【西班牙】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危险游戏”在欧洲的史实表现。
(4)结合以上材料回答归纳科学与生活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从空间距离的角度论证此观点。
2022-04-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7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11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甲骨文单题
20.65造纸术 单题
30.8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40.85遣唐使单题
50.65辛丑条约单题
60.65五四运动单题
70.85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的召开单题
80.65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单题
90.65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单题
100.65雅典民主政治单题
110.85戚继光抗倭单题
120.65中共七大单题
130.65挺进大别山单题
140.65巴尔扎克、雨果单题
150.65南北战争的影响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单题
160.4南北战争的经过  俄国农奴制改革单题
170.65二战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二、综合题
180.4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成就
190.6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0.4北约组织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