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九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内蒙古 九年级 三模 2022-06-30 3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019-06-17更新 | 1251次组卷 | 58卷引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教育的发展事关国运兴衰、文脉传承。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教育史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B.秦朝在洛阳设太学以培养儒学人才
C.唐太宗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D.明朝采取八股取士,考生可随意发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   
A.五四运动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B.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
C.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D.五四运动体现了爱国奉献的精神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产生——鸦片战争的刺激B.实业热潮——戊戌变法的影响
C.短暂春天——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D.消失——“一五计划”的实施
2022-06-2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九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下图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2023-04-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区三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友人时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张(     
A.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D.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2019-06-21更新 | 1565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精神”是指
A.罗马教廷B.种姓制度C.《汉谟拉比法典》D.雅典民主政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十七世纪以前,中国土布大量输往欧美;到十八世纪,情形完全变了,土布失去了输出的机会,洋布却大量涌进中国。这是因为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马关条约》签订
2019-06-19更新 | 1629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俄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崛起为强大的工业国,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2019-06-23更新 | 591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19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B.大国群体体系消除了各国矛盾
C.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三足鼎立
2021-05-05更新 | 2018次组卷 | 77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中可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览胜一:唐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者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据《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文学览胜二:宋词——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

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商贾云集”。柳永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阆词云“万家掩映翠微间”。

——据《宋朝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杭州在唐宋时期的发展盛况。简要分析其在宋代成为“东南繁华之最”的原因。

文学览胜三:元曲——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

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一史实说明元朝疆域“过于汉唐”。马致远、贯云石、魏源对元朝有什么共同认识?

2019-06-19更新 | 1664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派所发出的“建设新中国”的呼声,是20世纪中国的时代最强音,是中国人经过“甲午纪念”、特别是“庚子纪念”的惊醒,才懂得用现代国家理性确立起来的民族国家目标。辛亥革命创立共和民国是20世纪新中国运动的巨大胜利,而20世纪中期人民中国的建立和20世纪后期以来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都是辛亥革命所开创的“新中国运动”的发展和继续。辛亥革命“在亚洲首创共和”的历史功绩自应彪炳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史册。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材料二   百年党史谱就华章,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某中学的同学们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开展党史宣讲活动。请你完成活动任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辛亥革命创立共和民国”的时间,分析“辛亥革命创立共和民国是20世纪新中国运动的巨大胜利”的原因。
(2)材料二的场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开启新征程新时代的重大历史时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分别简述其“新”在哪里?
2022-06-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九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3.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战胜国领导人在巴黎召开凡尔赛和会,考虑重画欧洲地图的时候,巴经把苏俄视为敌人。

—— 《地狱之行: 1914- 1949》

在战时外交的赛局里,哪个玩家在战场上投入最多部队作战,讲话自然就最大声。由于红军节节胜利,因此斯大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

——《雅尔塔: 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

材料二在战后世界出现两极格局的同时,多极化的潜流一直在涌动。对两极格局的挑战既来自战后石通过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新兴独立国家,也来自两大阵营中的离心和分化倾向。

——《大国战略与世界秩序)

材料三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同时,世界多被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1)材料一苏俄(苏联)在两次国际会议中的地位有何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举例说明二战后“世界出现两极格局的同时,多极化的潜流直在涌动”。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面对当前世界变局提出的新理念,并举出一例具体举措。
(4)综上所述,你认为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国家发展之间有何关系?
2021-06-23更新 | 971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1年山西中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孔子单题
20.65孔子单题
30.65五四运动单题
40.65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单题
50.65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单题
6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70.65雅典民主政治单题
8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单题
90.65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题
100.65“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单题
二、综合题
110.65盛世经济的繁荣  李白的诗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20.6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0.4巴黎和会的召开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