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陕西 七年级 期末 2022-08-25 4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如下图是隋朝开通的重大水利工程,该水利工程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下列关于该水利工程说法正确的有(     

①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②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③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④开通于隋文帝时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有一位唐代诗人的作品经常被人们提及,他的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这位诗人是(     
A.辛弃疾B.杜甫C.白居易D.李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宋朝文臣武将的权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漫画反映出宋朝(     
A.实行崇武抑文政策B.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C.在地方设置转运使D.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宋哲宗时,一位出使辽朝的官员回国后向朝廷报告说:“(辽与宋)长期和好,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喜欢战斗。”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金朝的崛起B.王安石变法的进行
C.宋辽已无矛盾D.澶渊之盟的签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谚语有“苏湖熟,天下足”;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发达,在当时居世界领先地位,东南地区成为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等反映的现象是(       
A.北方地区战乱频繁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政治中心逐渐南移D.经济重心南移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陕西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多个王朝在此建都。陕西作为“行省”最早始于(     
A.明朝B.元朝C.宋朝D.唐朝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这是一部科技巨著,该书图文并茂,附有123幅工艺流程图,反映了明朝时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成就。”这一“巨著”是指
A.《论语》B.《韩非子》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图是雍正帝还是雍亲王时命人绘制的《耕织图》(局部),图中站在田边的正是雍正。从中可以看出
A.清朝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B.新型耕作工具曲辕犁产生
C.开垦荒田缓解了人口压力D.稻麦复种技术得到了推广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0. “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是古代读书人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但在清朝时期,更多的读书人却噤若寒蝉,远离现实政治,埋头于故纸堆中。这一变化是因为清政府(     
A.设立“三司”B.设立锦衣卫C.设立军机处D.大兴文字狱
2022-01-09更新 | 969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试题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1.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中①处是 ______;《明朝形势图(1433年)》中②处是 ______
填空题 | 较易(0.85)
12. 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 ______公主嫁给他;清朝设置 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填空题 | 适中(0.65)
13. 宋太祖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置 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清朝 ______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填空题 | 较易(0.85)
14.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代表作是悲剧《______》;清朝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______
填空题 | 较易(0.85)
15.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______。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

三、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16. 指出科举制确立的标志。简述宋朝改革与发展科举制的积极影响。简述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巨大,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材料二: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日本诸岛正处于战国时期,各地诸侯武装割据,争夺领地,战火长燃不息。其四国、九州岛及本岛西南部因为临近中国,许多生活在这里的清兵、败将和武士、浪人乘明朝军备废弛之际,挂帆西来,在中国沿海进行规模更大的劫掠活动……中国海疆第一次面临全面入侵。对此,明朝不得不将国防的主要方向转到东南沿海方向上来,历经数十年的艰苦作战,消灭各路倭寇势力,终于中国沿海出现相对的平静。

——摘编自《中国海疆通史》

材料三:清军入关后,虽然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但还没有完成全国真正统一的任务。康熙皇帝经过极大的努力,平定三藩,统一台湾,粉碎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终于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管理“今天新疆、西藏”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剿灭各路倭寇势力”的民族英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熙帝为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了哪些努力?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对新疆和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盛唐交往】

材料一:当时的中国,在唐继隋统一全国,历太宗、高宗等诸代的治世后,文化空前隆盛辉煌……唐代文化之隆与对留学生待遇之厚,自然对日本有强烈的吸引力。为了实现继续直接地向中国学习优秀文化的目的,派遣优秀人物为使节,以便更有效地学习,以便长期从事学习。

——池步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派遣优秀人物”来中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日本使节当时称为什么?

【伟大壮举】

材料二:我国当代明史专家吴晗曾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

——摘编自席龙飞《伟哉郑和宝船》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严格限禁】

材料三:闭关锁国、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在陆上则有恰克图与外国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填空题
5
简答题
1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20.65杜甫、王维和白居易的诗单题
30.6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4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5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6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70.85行省制度单题
80.4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9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100.65文字狱单题
二、填空题
110.65隋灭亡与唐建立  明建立和元灭亡
120.85唐与吐蕃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13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军机处
140.85元曲  京剧
150.85三国演义  红楼梦
三、简答题
160.6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八股取士
四、综合题
170.65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180.65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