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八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前案)
全国 八年级 课前预习 2022-12-10 8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1. 九一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
(1)时间:________年9月18日。
(2)经过: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________,于次日清晨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3)结果: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了_______。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________

(4)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________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局部抗战
(1)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________,抵抗日军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与日军战斗。
2022-12-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八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前案)
填空题 | 适中(0.65)
2.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华北危机: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________”。国民政府对日采取________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一二·九运动
(1)时间:________年12月9日。
(2)概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聚集在新华门前,向________请愿,但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
(3)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________”等。

(4)性质:一二·九运动是一场________运动。
(5)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________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022-12-1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八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前案)
填空题 | 适中(0.65)
3. 西安事变
1.背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但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亲赴西安威逼张、杨继续进攻红军。
2.时间:________年12月12日。
3.发动者:________、杨虎城。
4.经过:张学良、杨虎城在多次恳请无望的情况下,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5.中共关于西安事变的主张: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6.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________解决。
7.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________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________初步形成。
2022-12-1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八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前案)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3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1,2,3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0.85九一八事变
20.65抗日救亡运动
30.6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