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河南 八年级 期末 2023-01-12 7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1844年,英国怡和洋行的一支满载棉纱的船队来到中国,船队在广州、厦门等地进行合法通商贸易,畅通无阻。这是由于(     
A.《北京条约》的签订B.《天津条约》的签订
C.《南京条约》的签订D.《马关条约》的签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这座聚集了古今艺术珍品和历代图书典籍的壮丽宫殿和园林,如今只剩下些烧不烂、抢不走的石柱,在默默诉说着侵略者的暴虐。”材料中的“侵略者的暴虐”发生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B.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七七事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于(     
A.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D.没有充分发动群众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如图是一幅漫画《如此修墙》(一位清政府官员把一张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的纸条粘在象征着封建专制制度的墙上)。漫画讽刺的这一历史事件的口号是(     
   
A.均田、免赋B.自由、平等C.自强、求富D.民主、科学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 1911年,梁启超夜泊马关,在春风楼感慨万千,遂写下:“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据此可知,梁启超感慨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爆发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C.太平天国运动爆发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2023-01-12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谭嗣同认为:“在清朝政体结构下,可以为政治改良提供可能性的道路已被层层封锁,彻底堵死了,所以,按照其他国家的常规变法路线,显然是行不通的。”谭嗣同旨在说明戊戌变法失败是因为(     
A.清政府政治体制腐朽B.保守派与慈禧太后的阻碍
C.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庚子闹‘拳’”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清末新政
2023-01-12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孙中山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这与孙中山的哪一思想一致(     
A.民权主义B.民生主义C.民族主义D.实业救国
2023-01-12更新 | 14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孙中山在1912年《告友邦书》中写道:“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这表明(     
A.孙中山主张和平共处B.民国对不平等条约的漠视
C.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D.民国的国家主权尚不明晰
2023-01-12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袁氏推翻民国,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该宣言发表的根本原因是(     
A.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B.孙中山意图重掌党政
C.国际形势日趋复杂D.寻求新的革命道路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在这场思想大解放运动中,白话文的推广为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话语环境,促进了新思想的输入传播。这场运动是指(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辛亥革命
2023-01-12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1919年的一次运动中,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集会,血书“还我青岛”,群情激愤。出自这一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C.“民主科学”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023-01-12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胡乔木曾说:“(1921年的大会)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这次大会是指(     
A.中共一大B.国民党一大C.中共二大D.政协会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从这一刻开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有了自己的武装,一路走向辉煌;从这一刻开始,一支新型军队以信仰淬火百炼成钢,一路走向胜利。“这一刻”是在(     

A.武昌起义B.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D.遵义会议
2023-01-12更新 | 8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一曲悲歌天地荡,红军血雨染湘江。惊涛骇起连天雪,烈火熊燃彻夜光。”与该诗句描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红军长征B.飞夺泸定桥C.百团大战D.强渡大渡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夜幕时分,一枚炮弹落在了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上,这是蓄谋已久的,随后,沈阳也陷落了。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七七事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学者王桧林用“一个战争、两个战场、三种政权”来概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总体格局。下列属于敌后战场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B.长沙会战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
2023-01-12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8. 图所示的是段焕竞将军参加某次会议时的“代表证”。据此判断,他所参加的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2023-10-30更新 | 374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淮海、渡江战役期间,山东农民支援前线大车53万辆,小车2.9万辆,木船1250艘,车夫153.3万人,粮食总计7.12亿斤。这些数据从侧面印证了农民积极性的提高是源于(     
A.土地改革的开展B.全面抗战的开始
C.中华民国的建立D.三大战役的发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习近平总书记也称赞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这是因为张謇主张(     
A.自强求富B.科教兴国C.实业救国D.贸易富国
2023-01-12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材料二   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摘编自《安德鲁翰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三   1856年列强再次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可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统治阶级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增开了通商口岸,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因此由沿海进入长江流域和华北。

——摘编自冯章葆《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新认识》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吸食鸦片的危害。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清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一个战争机会”所引发的后果。
(3)依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势力范围的变化,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认为怎么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他们认为传统的一套措施已经不能应付新的形势,必须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清朝统治。于是他们打起“自强”“求富”的牌子,主持推行“新政”。

——龚书铎、方攸翰《中国近代史纲》

材料二   这场自强运动的动机是国防,故军事建设最多;其次,设立武备学堂和派遣军官出洋留学;第三,设立造船厂和电报局及建筑铁路;第四,办招商局,创立制布厂,开煤矿金矿来增加收入。运动的领袖们是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发现必须进一步,再进一步,必须走到尽头然后才能生效。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政”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新政”的指导思想。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这场“自强运动”探索的方向或领域,并指出其根本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从这场“新政”成与败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三)》(19198月)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先进的知识分子,既从俄国十月革命得到启发,又从五四运动的经验中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他们开始走到工人群众中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摘编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

材料三   19196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展开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消息传出,6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几十个商业中心城市。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思想层面发生的变化,并谈谈对当今社会治理有何启示。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歌》

材料二   我们为什么这样的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忿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的屈服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地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张学良、杨虎城《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193612月)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国民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开展的基础及目的。
(2)依据材料二,概括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针对此次事变的解决方针。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时代两岸关系发展角度,谈谈你从材料中得到的启示。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25. 请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七七事变后,党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英勇作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直到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后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2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30.65太平天国的兴衰单题
40.65洋务运动的评价单题
50.85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单题
60.65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70.65义和团运动单题
80.65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单题
90.85中华民国的创建 单题
100.65袁世凯的皇帝梦单题
110.8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单题
120.65五四运动单题
13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140.65南昌起义单题
150.65长征开始单题
160.65九一八事变单题
170.65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个战场及取得胜利的战役单题
180.65中共七大单题
190.65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单题
200.65张謇及实业活动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20.65洋务运动的评价
230.65五四运动
240.65国民党一大  北伐战争  西安事变的背景和经过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三、论述题
250.4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