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河北 八年级 期末 2023-02-25 72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鸦片战争后,英国舰队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城下之盟。这里的“城”指的是(     
A.北京B.天津C.南京D.上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等历史名词确定的依据是事件发生的(       
A.时间B.地点C.规模D.影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下列人物中,与留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豪言壮语的历史人物有共同目标的是(     
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康有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为了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许多仁人志士不懈探索。下列人物与探索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荣氏兄弟——福新面粉厂B.张謇——大生纱厂
C.李鸿章——江南机器制造总局D.陈独秀——《革命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1919年春,胡老太爷从广州到上海探亲,此时他不可能看到(     
A.西式洋楼里,身穿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南京路上
C.自己的孙子正在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做准备
D.报童在大街上叫喊卖报!卖报!《申报》头条新闻—巴黎和会召开了!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这场运动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重大成就,但最终仍然失败。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标志是(     
A.安庆失陷B.天京事变C.金田起义D.天京陷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下列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汉阳铁厂                                               轮船招商局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下图所示战争(多国部队登陆大沽口)(               
A.使中国开始出现民族危机B.推动中国开始近代化探索的第一步
C.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使沙俄趁机抢占中国大片领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一方面袁世凯大搞专制独裁;另一方面,思想变动的闸门已开,新思潮在进步知识阶层引起强烈共鸣。”在此背景下兴起了(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某历史研究微信公众号推送出“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专题栏目系列资料,对这些资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栏目名称史实结论
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①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
②西安事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③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④武汉会战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
A.①B.②C.③D.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图是某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合适做该章标题的是(     
第二十章?
(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350页
(二)辛亥革命………………355页
A.军阀割据B.维新图强C.走向共和D.思想启蒙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下列从史实中得出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有利于革命力量的集中,便于后期革命活动的开展

B

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等书籍这些著作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扩大了革命派的影响

C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废除跪拜礼,剪除男子发辫,在教育方面,提倡男女同校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的进步

D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宋案加速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步伐,成为护国战争的导火线
A.AB.BC.CD.D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小历在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红色之旅》专题片时注意到这样一段解说词:“这里是“红色起点”,它凝固着一个“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3名革命先驱在这里启动了中国人民摆脱黑暗,驶向光明的航程。”专题片中的“这里”是(       
A.中共一大会址B.南昌起义旧址C.延安窑洞D.井冈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自1918年起,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不少团体:李大钊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何叔衡等在湖南创办文化书社等。这些团体的成立(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C.适应了深化反封建斗争的需要D.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2022-05-11更新 | 26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文中说:“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文中“巨大的成就”是指(     
A.新文化运动摧毁了封建礼教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全民族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若下图中试题的正确选项为C,则该题的题干是(       
①台儿庄战役     ②第三次长沙会战     ③淞沪会战     ④武汉会战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
A.抗战时期的大型战役有B.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抗战表现有
C.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D.抗日战争时期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有
2023-02-16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宣传画可以代表政府或某政府组织的态度。宣传画体现的政治态度是(       
A.踊跃参军,解放全国B.团结起来,一致抗日C.联合军民,坚持北伐D.发动民众,支援北伐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8. 有人说,“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早已经超出了一场战役一场胜负,成为中华民族的新的起点”,这个起点是(       
A.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道路B.中国第一次成为国际战争中的战胜国
C.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有了新的领导D.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9. 图表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引起下面图表数据变化的主要条款是(     
项目1894年前1900年
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数量80家933家
外国输入中国的资本总额2800万元15亿美元
中国的进口总额1.4亿多2.1亿多
A.中外共同“协定关税”B.中国被迫开放多处通商口岸
C.“允许在中国设厂”D.割地、赔款
2023-02-23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20世纪20年代的最后几年,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谓是“多事之秋”。下面图示中的事件所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A.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中国共产党已走向成熟D.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2023-05-05更新 | 255次组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王老师以“解放战争”为主题,制作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历史情境

问题考虑

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

(1)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中的场景?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赴重庆的目的是什么?

解放军进攻锦州

(2)图中这一军事行动属于哪次战役?这一战役有何意义?

(3)图片反映的是什么运动?概括这场运动与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4)图中这一场面出现在何时?该场面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划时代意义?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毛泽东着重指出: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摘编自《秋收起义》

材料二:1935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

——摘编自姚明华《1935年陈云莫斯科之行述论》

材料三: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散步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

——摘编自毛泽东《轮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据材料一,分析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乡下去的原因。在乡下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的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结合所学,归纳此次会议带来的重大变化。
(3)据材料三及所学,回答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首相在不久前演说道:“我认为我国同胞在地球的遥远地方受到了种种侮辱和迫害。认为根据条约应享有的权利已经遭到破坏……如果我们不赞同采取那些行动,就是辜负了我国同胞对我们所寄予的信任。”

——1857年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材料二:十九世纪末,西方国家逐渐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加紧对外掠夺。自《马关条约》签订以来,清政府国力一路下滑,政治虚弱,腐败无能……终于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团民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杀洋人,烧教堂的行为,又激化了中外的矛盾,西方各国联合采取镇压义和团的军事行动。


(1)材料一、二,与列强发动的哪两次军事行动有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西方各国联合对华采取军事行动的原因。
(3)这两次军事行动之后,中国近代的先进人士又分别进行了哪些重要的探索?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重要报刊。从1896年到1898年,每十天出一册,共计出版69册,其中译报内容占全册的二分之一,《时务报》译报十分注意对西方舆论和西方情况的介绍,对邻国日本的介绍则更为详尽。通过大力宣传介绍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借此走上资本主义),来为中国的变法运动制造声势。

材料二:《民报》风行海内外,多次重印,仍然供不应求,继《民报》之后,又一批革命刊物,如《复报》……相继创刊……国内许多城市……都有革命先人主编的报纸出版……革命派已经以明显的优势占领了思想阵地。革命运动于是不可遏制地迅猛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时务报》的创立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据材料一指出《时务报》译报详尽报到日本的目的。
(2)《民报》是哪一革命政党创办的?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民报》的发行对革命发展的意义。
(3)综上及所学,近代报刊对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20.85辛丑条约单题
30.65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40.65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单题
50.65新式教育单题
60.65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单题
70.65洋务运动的内容单题
80.85辛丑条约单题
90.65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单题
100.8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单题
110.65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武昌起义单题
120.65二次革命和军阀割据单题
130.8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140.6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单题
150.65北伐战争单题
160.65淞沪会战  武汉会战  台儿庄战役单题
170.6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单题
180.85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单题
190.8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200.65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重庆谈判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辽沈战役  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220.65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长征胜利  遵义会议
23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洋务运动的评价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240.65戊戌变法的经过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