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四川 九年级 二模 2023-06-06 4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诗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杜甫的诗句“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敢辞茅苇漏,已喜季豆高”可以佐证当时(       
A.市井生活风貌B.商业贸易水平C.农业发展状况D.对外交流景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图为河南焦作元代墓出土的杂剧陶俑,研究这些陶俑,可以(       
A.说明当时娱乐生活丰富多彩B.印证元代科技水平的突出成就
C.说明当时戏剧种类繁多D.增加我们对元杂剧的直观感受
2023-06-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3. 十七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在《新工具论》中写到: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材料中作者讨论的是(       
A.中国古代的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B.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C.印刷术、火药和磁石的发明彰显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
D.社会的进步有赖于科技的发展
2023-06-05更新 | 50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成书于明末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其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作者将《乃粒》(作物栽培)放在卷首,而将《曲蘖》(酒曲)《珠玉》置于全书之后,且对日常生活所必须的记录不厌其详,其意在(       
A.体现作者关心国计民生的态度B.体现作者顺应自然开发自然的思想
C.吸引读者关注此书D.表明作者对科技生产的重视
2023-06-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写到:(禁烟运动)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轻易放过的。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
C.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
D.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2023-06-05更新 | 92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3届江苏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初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想不到这座宫殿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是在(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023-06-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颇具深意地说: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这表明(       
A.近代学习西方思潮萌发B.西方列强停止了对中国的侵略
C.洪仁玕背叛了太平天国D.对西方国家的认知有新变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9世纪后期,中国边疆地区形势严峻。左宗棠收复新疆后,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因英法等列强先后觊觎台湾,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新疆、台湾建行省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地方以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C.巩固国防以应对边疆危机D.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控制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894年6月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主张:国家不应片面追求坚船炮利,而要大力发展经济,培养经济人才。11月制定的《兴中会章程》中则写到:中国积弱,非一日矣……庸奴误国,荼毒苍生。这一变化反映了(       
A.檀香山华侨对孙中山的影响B.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加快革命进程
C.“三民主义”成为了指导思想D.孙中山对国情认识加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新青年》在1915年之后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绝对喉舌,仔细阅读其中的评论会发现对亚当·斯密、尼采、孟德斯鸠等人物的讨论,却找不到对马克思的讨论;1919年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控制B.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努力失败D.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
2023-06-0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决议“应该始终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这种转变(       
A.使中共找到了正确革命道路B.是基于对国情的正确分析
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D.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井冈山的斗争》写到:全军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材料包含中国革命成功的“密码”是(       
A.坚持武装斗争B.拥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C.注重军民关系D.不畏艰难困苦
2023-06-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很显然的,日本帝国主义既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它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材料应该是(       
A.日本军部发动侵华战争的文件B.国民政府消极抗战的表现
C.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D.抗日战争在相持阶段的战况
2023-06-0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沁源围困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的一场战役。两年半的围困战,沁源军民共歼日伪军4000余人。太岳《新华日报》社论曾评价:沁源不是靠飞机大炮打下来的,它是靠八万老百姓和正规军、游击队、民兵的一致团结,经过长期围困与最后的围攻斗争,而将敌人赶走的。这表明(       
A.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B.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
C.抗日根据地自力更生,实现了自给自足D.敌后战场面临严峻挑战
2023-06-0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5. 1939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A.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B.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C.中国军队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国军队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2023-06-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学习下列图片,可以探究(       
   
A.人民解放军发展历程B.土地改革的深远意义
C.中共领导人的集体智慧D.人民解放军胜利的原因
2023-06-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实现的
B.两次合作都是中途破裂,合作的目标都没有实现
C.两党目标不同,没必要合作
D.合则两利,分则两败
2023-06-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