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枣庄东方国际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3-06-11 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2021-07-22更新 | 272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第二师铁门关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权力的精神,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段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的(     
A.背景B.内容C.性质D.意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届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B.我国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C.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4. 林则徐的后裔,曾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著名外交官凌青曾写诗:“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下列历史场景可印证诗中“前仇日恨今尽雪"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香港回归
C.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D.台湾问题解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1992年,海峡两举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内容是
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D.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2020-07-15更新 | 1735次组卷 | 7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6. 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北海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南海舰队
D.东海舰队
2018-08-10更新 | 1157次组卷 | 69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如图是李强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1956年歼-5型歼击机
1966年战略导弹部队
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
1971年导弹驱逐舰
A.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B.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D.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C.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某同学在学习“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时,制作了如下年代尺。其中“?”处应填写(       )。
A.中苏正式建交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日正式建交D.中美正式建交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②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准打击任务
③完全由核导弹部队组成
④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



(1)结合所学知识,完善材料一的思维导图。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概括习总书记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新思路。请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综合题 | 适中(0.65)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组制作了一张“新中国外交”知识结构图,并搜集了一组新中国外交史实:①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建交 ⑤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 ⑥G20领导人峰会



(1)请将①—⑥项外交成就排序分类,填到知识结构图的空白处。只填序号。

材料二



(2)观察图一,请指出建国之初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如何?图二这一画面应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中?文中“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什么。从图一到图三,请从中国自身发展角度分析,中美关系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3)依据材料三,概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1,2,3,4,5,6,7,8,9,10,11,12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单题
20.65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单题
30.65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单题
40.4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单题
50.65海峡两岸的交往单题
60.94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单题
70.65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中国导弹部队的发展  科技强军战略的实施及意义单题
80.6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题
90.65中美关系正常化单题
100.65中国导弹部队的发展单题
二、综合题
110.4“一国两制”的构想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海峡两岸的交往
120.65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的外交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