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情调研试(4)历史试题
河南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3-06-14 7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史学热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岭南文化、闽台文化以及客家文化,其核心思想都来源于河南的河洛文化,如唐代的河南思想家文学家韩愈就极大地影响了潮汕文化。这表明河南文化(     
A.兼容并包B.广泛辐射C.影响世界D.内容丰富
2023-06-13更新 | 1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情调研试(4)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卜辞中的“肖田”“尊田”“蓐田”都与中耕除草和给禾苗培土有关,甲骨文“采”字为用手摘取禾穗之形,“刈”字形似收割谷物秸秆,粮食贮藏的场所称为“廪”。这些可以说明商朝(     
A.国君重视农业生产B.农业工具得到创新
C.谷物产量有所增加D.农业技术相对成熟
2023-06-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情调研试(4)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小华同学在主题学习时收集了如下语句。由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道可道,非常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法者,事最适者也。
A.列国变法B.诸侯争霸C.民族融合D.百家争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县域比较小,很难为那些希望脱离“大一统”控制而形成分裂割据格局的地方势力积累起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说明郡县制的实行(     
A.杜绝了地方分裂割据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开创了地方行政模式D.加速了秦朝统一全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唐朝诗人刘禹锡诗作“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描写(     
A.开放的社会风气B.北京城的商业繁荣
C.科举考试后的盛况D.长安城的节日气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下列可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宋代《耕获图》B.秧马C.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D.《货郎图》
2023-06-1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情调研试(4)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他把军队派到各地垦田,并招徕大陆移民开垦荒地,派人向高山族人民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此举(     
A.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B.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加强了西北地区的管辖D.加速了台湾地区的开发
2023-06-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情调研试(4)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全书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虽然所写的完全是超出了人间生活的天庭、地府,神、佛、鬼、怪,但却都活灵活现。该书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孙中山也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B.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C.促进了中国的政治变革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世纪70年代,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初知由富致强,遂生保卫“利权”之想,于是而有“商战”一说。下列企业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安庆内军械所
C.福州船政局D.轮船招商局
2023-06-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情调研试(4)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在全党为挽救革命、寻找革命新道路而进行的艰苦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始于(     
A.北伐胜利进军B.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C.遵义会议召开D.农村土地革命的开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938年,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一论断(     
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B.坚定了广大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C.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D.为全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