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年九年级中考模拟专题11历史试卷
全国 九年级 一模 2016-03-14 44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1. 2014 年 11 月 5 日至 11 日 APEC 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继 2001 年 APEC 会议在上海举办 后,时隔 13 年后重回中国。APEC 的全称是(        
A.亚太经合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3.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
C.巴黎和会D.上海APEC会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和印度交往中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求同存异”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合作共赢D.不结盟政策
2019-01-30更新 | 60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东营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5. “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A.“一国两制”构想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求同存异”方针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9-01-30更新 | 224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南昌卷)历史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4)
真题
6. 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给付对联:
对联一: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对联二: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对联三: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对联四: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
对联五: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对联六: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请回答:
(1)宣告“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这种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据对联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桥梁工程建设方面有何重大成就?三大改造何时基本完成?对联三是湖北某农户1980年张贴的春联,哪一政策的实施使春联中相对富裕现象的出现?
(3)对联四反映了建国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对联五体现我国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对联六中, “梅开三度”是指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其中最早的一项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7. 2014年2月,乌克兰局势急剧变化。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协商的途径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支持国际社会为缓和局势所作的建设性努力。这表明我国
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③已成为国际事务的主导力量        ④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8. 在1955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淋漓尽致地发挥其高超的外交艺术,将会议一步一步引向“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精神的胜利。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大D.雅尔塔会议
2019-01-30更新 | 695次组卷 | 13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甘肃白银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9. 下图为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争相请周恩来签名的情景。该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国力强大B.与会各国赞成社会主义
C.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得到广泛赞同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席位
2016-11-27更新 | 36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云南卷)历史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真题
11. 简答题
对外交往,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促进世界各地区民族文明交融的活动。纵观古今,有和平的经济文化交流、征服与扩张的暴力冲突等对外交往的方式,通过交往突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相互孤立隔绝状态。伴随着欧洲工业文明的兴起,欧洲的殖民扩张充满掠夺、奴役、屠杀,亚非拉美地区开始了维护国家主权、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些史学家称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探辟欧亚交通的人”,“第一个出使罗马的中国人”,他是谁?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哪种宗教传播到中国?
(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五月访问非洲 “筑实中非牢不可破的友谊”,古代中国和非洲往来也很频繁,请你列举一例相关史实。
(3)19世纪60年代,新疆地区出现了“一仆二主”的情况,我国领土和主权受到严重威胁,清政府是怎样解决这场危机的?对于今天我国政府推进新疆长治久安有何借鉴意义?
(4)中美关系走过了合作、敌对、关系改善、建交的历程,你认为影响当今中美关系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5)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任意列举一例。
(6)如何认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和平交往

五、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12. 1955年,周恩来推动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重返了联合国D.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13. 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包括(     
①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中国回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中国承办上海APEC会议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4.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哪一原则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求同存异D.一国两制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5. 2015年4月21--24日,习近平主席将出访印尼,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60年前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展现了中国的外交风采,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当时周恩来总理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
C.断交、撤军、废约D.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4)
真题
16. 2014年3月20日至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应邀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友好讯问,架起了中美民间交流桥梁。我们不禁忆起30多年前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尼克松访华意味着(   
A.中美正式建交B.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C.中美两国的分歧从此消失D.美国开始放弃干涉中国内政

六、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容易(0.94)
17. 中、美、日三国是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大国,三国之间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回顾三国关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回顾一:友好的历程
(1)古代史上中日之间友好往来,大大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请列举一典型事例。
回顾二:伤痛的记忆


(2)根据图一说明美、日参与了近代哪一次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摆脱图二所带来的民族危机,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图三签署的一战后损害中国主权的文件是什么?
回顾三:真诚的握手

(说明:图四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中美总统共处方寸之间的一批珍邮首日封和邮票。这款将胜利标志“V”印在龙和鹰握手中间的首日封十分特别,设计者把象征中华民族的龙与象征美国的鹰一起握手,寓意中美关系和中美友谊。)
(3)图五反映的事件和图四类似,请问,图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回顾四:感悟历史
“4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至关重要,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习近平接受美媒采访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三国关系曲折发展有何感悟?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4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2
中国古代史
3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单题
20.65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单题
30.85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单题
40.6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题
50.9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题
70.8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外交事业的发展单题
80.85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单题
90.94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单题
100.65中美关系正常化单题
120.9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外交事业的发展单题
130.9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外交事业的发展单题
140.9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外交事业的发展单题
150.94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单题
160.6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外交事业的发展单题
二、综合题
60.6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三大改造   民族团结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外交事业的发展
110.85班超、对外交往(汉)  佛教的传入及影响  郑和下西洋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70.94局部抗战时期  全面抗战的爆发及日军暴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