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随堂练习B卷
全国 八年级 随堂练习 2023-08-28 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小调反映的史实揭开(     
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B.全面内战C.全民族抗战序幕D.皖南事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汪新,王相坤所著的《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真实地记录了西安事变的始末。“历史在这里拐弯”的含义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日战争的胜利D.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023-08-02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87年前的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试图把东北变为其殖民地
B.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C.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支援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发动兵诫,逼蒋抗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D.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023-07-24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如图为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印制的1931年9月18、19两日的《奉天附近战斗经过要图》;该史料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有力罪证,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黄海海战B.九一八事变C.华北事变D.七七事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晚清及民国时期,中国正处于大变革阶段,官方、学者、商界等兴起办报热潮,这些报纸承载着一段段厚重的历史,如图是1936年12月13日《申报》的一个版面,从中你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日军占领南京,进行血腥大屠杀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C.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实行“兵谏”
D.《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抗日志士杨增志在口述中回忆了1931年的一堂课(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这堂课的背景是(     

那堂课,赵老师满怀悲愤地讲起法国小说《最后一课》,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已经哽咽。“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他在黑板上写下“我是中国人”5个大字,告诉同学们:“今天也是我们的‘最后一课’,从现在起,我们也是亡国奴了。”

A.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B.反动军警镇压北平爱国学生
C.日本企图使华北脱离中国的版图D.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西安事变前后,中共在对待蒋介石问题上,经历了“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这表明中共(     
A.坚持民族大义B.政治上不成熟
C.惧怕国民党的实力D.力主解决国民党派系矛盾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9.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表了《张、杨对时局宣言》。其主要目的是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鼓励东北将士奋勇杀敌
C.推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号召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2022-06-15更新 | 663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10.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事实上反法西斯战序幕也是由中国人民拉开的。拉开这一序幕的事件(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平型关大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1. 读图指要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染指华北。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全体国人的共同意愿。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示意图(19311936年)



问题导引:观察地图,描述日军的侵略路线。面对强敌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哪些抵抗?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12. 阅读下列材料

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无疑是我们党(中国共产党)一条宝贵经验。

材料一   1927年是血雨腥风的年份,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自诞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难。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们)被人家(蒋介石)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子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烂很多,但没有都打烂,又捡起来,孵小鸡。”

——摘自李颖等《在救亡图存的奋斗中求索“可爱中国”》《北京日报》(2013年3月4日)

材料二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三   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其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桂林日报》(1936年12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年中国共产党“孵小鸡”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陕变事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中共于变局中开新局,促成“陕变事起”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思考:百年党史,多少跌宕起伏,几多惊心动魄,中国共产党总能绝处逢生、化危为机靠的是什么?
2021-07-30更新 | 61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1,2,3,4,5,6,7,8,9,10,11,12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九一八事变单题
20.6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单题
30.65抗日救亡运动 单题
40.65西安事变的背景和经过单题
50.65九一八事变单题
60.6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单题
70.65九一八事变单题
80.65西安事变的背景和经过单题
90.65西安事变的背景和经过单题
100.85九一八事变单题
二、综合题
110.65九一八事变  抗日救亡运动
120.65南昌起义  遵义会议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