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甘肃 八年级 期末 2023-09-06 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19世纪60年代初,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说:“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英法所谓的“荣耀”是(     
A.火烧圆明园B.旅顺大屠杀
C.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D.南京大屠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了《一只新孵化出的鸡》的漫画(下图),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日本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开启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
D.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御意识的全部丧失”。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该材料观点的是(     
A.开放通商口岸,允许各国开设工厂
B.割让大片领土,侵略势力深入腹地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A.AB.BC.CD.D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个纲领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C.民主与科学D.三民主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黄埔军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中国终于迎来“曙光”是指(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B.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成立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弘扬并发展各种时代精神。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井冈山精神②红船精神③长征精神④五四精神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③①D.③④②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中国军队英勇抗日,不畏牺牲,战事空前惨烈,其中尤以四行仓库保卫战名扬中外。中国官兵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猛烈炮火,舍命卫国,坚持到11月初,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妄想。材料记述的是(     
A.武汉会战B.太原会战C.淞沪会战D.百团大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国共两党曾就中国未来发展建设大计进行了一次历史性谈判,这次会谈达成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协定,但随后蒋介石的军事行动证明了这只是昙花一现。”材料中的“会谈”指的是(       
A.中共一大B.国民党一大C.重庆谈判D.西安事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电影《潜伏》中的主人公余则成有句台词:“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占领叫失败,有一种退却叫胜利。”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一种退却叫胜利”的历史事件是(       
A.渡江战役B.西北野战军青化砭、沙家店战役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D.华东野战军的孟良崮战役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他中过状元,本来有很好的仕途,却生不逢时,所以毅然放弃仕途,实业救国。”你认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       
A.詹天佑B.侯德榜C.张謇D.严复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3. 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是指中国逐步沦为什么社会?

材料二   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众的策论已多见“制致在乎自强,自强必无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运动?这次运动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说一说这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来使中国现代化是无效的。唯一的办法是从下面进行革命:这一革命于1911年爆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的“改良”指哪一历史事件?1911年爆发的“革命”是指什么?体现这场革命重要成果的是哪个文件?这场革命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四   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的“中国的文艺复兴”是什么历史事件?“新知识分子唤醒国家及人民”的主阵地和基本思想分别是什么?

材料五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5)材料五中“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历史意义。

材料六   


   
(6)图1中在①处发生的事件的意义是什么?指出在②处建立的根据地的名称。图1中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2中C处召开的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在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开辟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2023-09-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4.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A阶段“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和取得的成果?请写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及B阶段战略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摒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2)材料二中“西安事变”的最终结果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什么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图1 万家岭战役                                                                                图2 百团大战                            图3 中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书
(3)用一句话概括出图1图2反映的史实与图3史实之间的关系。
(4)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2023-09-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1,2,3,4,5,6,7,8,9,10,11,12,13,14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20.6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30.65辛丑条约单题
40.85公车上书 单题
50.65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单题
60.6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单题
7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80.65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长征胜利单题
90.65淞沪会战单题
100.65重庆谈判单题
110.65转战陕北单题
120.65张謇及实业活动单题
二、综合题
130.65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遵义会议
140.65北伐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个战场及取得胜利的战役  挺进大别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