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方山县东德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山西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3-10-24 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借口B.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C.林则徐禁烟的历史进步性D.鸦片战争的巨大危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将失败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四点,其中属于最根本的原因的是(     

A.清军武器装备落后B.清军事力量孱弱
C.清封建制度腐朽D.清政府妥协退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看千年的中国去北京,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上海被迫融入世界是在近代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3-10-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方山县东德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A.领土主权B.贸易主权C.司法主权D.关税主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与1840年的鸦片战争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中国受危害的程度B.战争的性质
C.清政府对战争的态度D.爆发的根本原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1853年,马克思撰写了《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并“预言”太平天国会是“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下列文件能体现马克思这一观点的是(     
A.《劝世良言》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D.《天朝田亩制度》
2023-10-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方山县东德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局内人员‘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也同样存在。”这则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工厂人员福利好B.顺应历史的发展
C.所办工厂利润高D.存在严重局限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A.割地赔款B.开设工厂C.协定关税D.开埠通商
2023-10-15更新 | 447次组卷 | 137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九年级下学期单元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谢缵泰绘制的《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该漫画反映出(     
   
A.中国开始大规模地反对列强侵略B.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美国追求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千名举人群情愤,书生意气挥方遒。拒和迁都行变法,轰动京沪为国谋。”此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B.大大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下图所示的是19世纪末中国人创办的重要报纸,这些报纸(     
          
A.是由地主阶级洋务派创办的B.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C.主要宣传民主共和进步思想D.为变法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下图是小明在笔记本上记录的读书摘要,此“摘要”所示的历史事件是一场(     
读书摘受
时间:1898年6月11日一9月21日
开始:“明定国是”诏书颁布
失败:慈格太后等发动政变
A.近代农民起义B.封建自救运动
C.资产阶级改革D.无产阶级革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光辉一页。下列属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役是(     
A.天京保卫战B.安庆保卫战
C.廊坊阻击战D.丰岛海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慈禧太后见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喜出望外,不仅接受全部“议和”条件,还对列强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材料说明(     
A.清政府在战败后麻木不仁B.列强对清政府的平等外交
C.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D.中国的封建势力根深蒂固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揭露列强暴行,缅怀民族脊梁。下面是八年级同学以“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
展板一【释读图文资料—揭示野蛮暴行】
一组同学在网上收集了下面的图文资料。
   

图一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189411月,美国纽约《世界报》评论道:“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1)结合图一所反映的史实,解读其内涵。
   

                      图二

某学者曾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2)图二废墟告诉我们怎样的历史事实?
展板二【赏析英雄人物—展示时代精神】
(3)二组同学展示了下面一组人物图片。请就他们的英雄事迹拟写解说词,并看出你从中感悟到的时代精神。
   
2023-10-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方山县东德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7.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林则徐因为虎门销烟而威震中外;同时,他也是一位得到过较多赞誉的政治家。而林则徐于1849年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左宗棠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其对俄国的精准预言更是为近代众多史学家所折服。

——摘编自《晚年的林则徐基于什么,做出了沙俄是大清国隐患的预言?》


(1)材料一中的“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请用史实证明林则徐“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预言的准确性。

材料二



(2)请把材料二时间轴上“★”处的内容补充完整。该时间轴所反映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材料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摘编自《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义和团)中见之……无论欧、美、日等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摘编自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向德皇的报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次运动。
2023-10-2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方山县东德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8. 中国近代史,写满了屈辱与悲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不因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而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

——摘编自金满楼《这才是晚清:帝国崩溃的三十二个细节》

材料二   ……但这个条约并未结束中国人和欧洲人之间的摩擦。为增加贸易量,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欧洲人想要更多的让步而中国人则认为,这些条约向欧洲人承认的特权太多。因此,1856年再次爆发战争就不奇怪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摘编自顾明义《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1)材料一中的“拒绝”与哪一政策有关?鸦片战争使中国主要发生了哪些改变?
(2)材料二中的“这个条约”指哪个条约?根据材料二,指出“1856年再次爆发战争”的缘由。
(3)材料三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该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9.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列强的侵略,为救亡图存,各阶层不断追随世界历史潮流,探索近代化之路。李老师以“侵略,探索”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释读图片—开启近代化大门】
(1)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哪些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洋务运动产生的积极影响。
   
任务二【释读图片—开启近代化大门】
(2)请把表格中A、B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康有为等人”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概括指出“结果失败了”的原因。
类别内容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他们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了。

——摘编自《戊戍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成败比较》

政治上裁撒冗官冗员;A
经济上B;改革财政
思想文化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任务三【阐述史实—近代化探索历程】
(3)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向西方的学习也逐渐深入。观察下面的年代尺,运用年代尺所示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侵略·探索”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通顺)
   
2023-10-2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方山县东德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鸦片战争的背景单题
20.65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30.6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40.6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5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60.65太平天国的兴衰单题
70.65洋务运动的评价单题
8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90.85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100.6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110.85公车上书 单题
120.65公车上书 单题
130.65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140.65义和团运动单题
150.6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单题
二、综合题
160.65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  戊戌变法的经过
170.65林则徐虎门销烟  俄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太平天国的兴衰  义和团运动
180.65鸦片战争的背景  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
19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  洋务运动的内容  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