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3大核心考点+30道高频非选择题)
全国 八年级 期末 2023-12-25 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其发动者和组织者尽管未能明确提出改变社会制度的问题,但他们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该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中国之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之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没有扫除,他们把斗争的锋芒,无畏地指向孔子学说的核心——纲常等级制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发动者和组织者”属于哪一派别。并分析为什么说他们的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其观点的实践。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综合题 | 适中(0.65)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被称为“民国”……从此,闸门打开,中国汇入世界正在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遏。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针对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试验的失败,针对群众思想蒙昧落后,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鼓吹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这场运动的另一项主要内容是……实行文学革命,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如果没有白话文的流行,外国的新概念、新思想便无法比较准确地译成中文,介绍给国人并为国人所理解。

——摘编自章百家《在历史转折关头》


(1)材料一示意图表明维新派的活动方式有哪些?根据材料一,概括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简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文化运动。
综合题 | 适中(0.65)
3.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不同社会阶层积极探索国家出路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


(1)材料一中,李鸿章认为中国主要在哪一方面落后于西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等人开展的自救运动。并举一例他们为实现“自强”而创办的企业。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经。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当时“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资产阶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动了哪两大“政治运动”?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德、赛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陈独秀认为这两位先生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2023-08-29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4. 从国际视野审视中国近代历史,有利于拓宽历史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部分留美幼童归国后的情况统计表

职业

人数

职业

人数

职业

人数

外交官员

13

铁路官员

5

经营商业

8

海军军官

14

冶矿技师

9

医生

3

国务总理

1

教师

3

报界

2

(备注:1872年至1875年止,清政府共派出四批幼童)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1905-1910年孙中山航程表

时间抵达地点活动
19056-7日本横滨联络南洋华侨
19063-4新加坡成立同盟会分会
19073越南河内在河内设立同盟会分会及起义领导机关
190910-11美国纽约联络华侨,建立纽约、芝加哥、旧金山同盟会分会,筹集革命资金
191012法国巴黎赴欧美筹款、外交

——安东强:《1905-1911年孙中山的海上革命之旅》

材料三

   封面内容:
上部:法语LA   JEUNESSE意指“青年”,一群青年坐成一排。
下部:美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建立美国民主制度的开国元勋之一。
(1)材料一中幼童留美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根据材料一,分析留美幼童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革命策略。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对《青年杂志》的封面内容进行解读。
综合题 | 适中(0.65)
5.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和实现中国富强的理想,并为此奋斗不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下表是对戊戌变法和戊戌政变的部分评价

书籍或人物

评价

《戊戌政变记》

政变之总原因有二大端:其一由西后与皇上积不相能,久蓄废立之志也。其二由顽固大臣痛恨改革也

《清代通史》

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常之怯懦,无权无勇。

赫德

他们(维新派)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材料三:这是不是一个成功的革命呢?单就推翻清朝政权,结束了数千年的君主专制而论,似乎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是革命之后的大问题,是如何使国家走向现代化?即如何建立一个全民政治的政府,如何从事建设,如何改良社会?这些虽然有人想到了,却未能立刻见诸实行。因此,又可以说这是一个不彻底的革命。

——摘编自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先是以西方文化的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批判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文化,继而学习宣传十月革命,以俄为师,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摘编自李世俊《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的现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并列举其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简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这场革命的“成功”与“不彻底”?
(4)根据材料四,概括新文化运动在宣传内容方面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综合题 | 适中(0.65)
6. 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在寻求救国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摘自《中国近代史纲要》

材料二   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活中国政治上、道路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中“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温和的改良”是指什么事件?“革命”是什么事件?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
(3)下图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变化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

(4)综上所述,你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
7.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管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师夷长技的主张”得以实施是在什么运动中?根据材料,概括该运动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2)康有为、梁启超“新的救国之道”是在什么运动中实践的?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孙中山全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标志中国“千年专制”被推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指出孙中山认为能解中国“千年专制之毒”的解药。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


(4)根据材料,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综合题 | 适中(0.65)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先后创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民用企业……企业引进大量的机器设备与技术,雇佣工人,生产出自己的工业产品,产品主要作为商品销售于市场,以牟取利润。

——摘编自廖慧贞《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

材料二: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

——摘编自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材料三:


   
《青年杂志》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革命思想的主要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青年杂志》与哪次近代化运动有关?分析《青年杂志》在当时起到的作用。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报刊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时期的重要文章《变法通议》等均发表于《时务报》。梁启超为《时务报》撰写的政论,痛陈爱国救亡、呼吁变法维新,言论新颖,在爱国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官僚中引起强烈反响……其他维新人士也纷纷撰稿,揭示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因此《时务报》颇受读者欢迎,数月间行销万余份,“为中国有报纸以来所未有”。

——摘编自陈国庆,聂苏秦《中国近代思想史纲》

材料二:政治上革命今已如愿以偿矣,后当竭力从事于社会上革命。社会革命比政治革命愈属重大,且非兵力所能援助,必须以和平手段从事。中国现有无数荒野地段,未经开垦,故社会革命事业比诸欧、美各国较易达到目的。

——摘编自《民报》

材料三:《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至1926年停刊,期间刊登了许多宣传新思想的文章,按各文类别归类列表(部分)如下:

类别1920年9月前(篇)1920年9月后(篇)
思想(启蒙)652
文学3910
新诗140101
小说3415
科学社会主义179
俄国研究441
国民革命013
世界革命02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时务报》对戊戌变法所起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务报》能够“数月间行销万余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在推动政治近代化的同时,还推动了中国在哪些方面的近代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杂志在宣传主题上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报刊宣传内容的变化说明我国近代化探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近代报刊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综合题 | 较难(0.4)
10.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要求?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
(5)请归纳出中国近代化过程的特点。
综合题 | 适中(0.65)
1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1)请仔细辨认图中人物,并在对应的地方填写相关的信息。
   
人物序号历史事件
A
B

材料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2)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该事件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哪一个新阶段?

材料三   “革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先进青年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精神的丰富内涵。”这场由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当代中学生应践行和传承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3)这种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请你谈谈它的内涵是什么?
综合题 | 适中(0.65)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



(1)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上图漫画反映的是哪一探索事件?其根本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该事件中“嫁接”西方先进技术的表现。

材料二   壮士弯弓射大雕,挥戈跃马灭前朝。武昌城头旌旗展,烽火神州遍地烧。

——摘自柳库《七绝·壮举》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当这些和平的缔造者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的时候,这些希望破灭了。这一决定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充当先锋的是中国城市的学生和知识分子。这一运动唤醒了这个国家,唤起这个国家的各个阶层反抗外国尤其是日本人的干涉。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3)材料三认为学生起到了什么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什么人?并指出这场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2023-09-15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3. 阅读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   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

——(节选自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毛泽东选集》一卷横排袖珍本522-524页)

材料二   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举行示威活动。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的运动中心各在什么地方?主力分别是谁?
(3)你认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综合题 | 适中(0.65)
14. 2022年5月10日,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激励团员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使广大青年倍受鼓舞。下面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究讲话中蕴含的百年历史知识,并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当今青年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屈辱篇】

材料一:“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透受了前所来有的劫难……”


(1)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探索篇】

“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苦苦追寻……”

材料二:


       

材料三: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2)材料二中图2和图4分别反映的是什么运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洋务运动的主张。
(4)综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觉醒篇】

材料四:“伟大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5)“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是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什么准备?
【感悟篇】
(6)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回应。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使命和担当?
2023-08-27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说:“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他总是以“爱国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等鞭策自己。

材料三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认为孙中山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通过暴力手段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据材料三,概括“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并说出这一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