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海南省保亭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海南 八年级 期末 2023-12-27 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 “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将烟土切碎抛入石池,泡以盐卤,烂以石灰,统俟我化成渣,于退潮时,送出大海。”材料中将夷烟土销毁的历史人物是(     
A.关天培B.邓世昌C.林则徐D.李鸿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材料中的“万园之园”指的是(     
A.颐和园B.圆明园C.寄畅园D.拙政园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有关这场近代农民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A.金田起义正式建立了政权B.颁布《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
C.定都天京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D.《天朝田亩制度》实现了农民愿望
2022-11-09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4. 据统计,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共创办包括江南制造总局在内的近代军事工业19个,包括轮船招商局在内的近代民用企业近40个。这表明洋务动(     
A.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资本主义的侵略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培养了一批企业管理和科技人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讨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符合历实事实的是(     
A.都主张学习西方B.都主张暴力革命C.都主张民主共和D.都主张君主立宪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辛丑条约》规定: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从该规定可以看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名称及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需要B.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
C.“六部”已经无足轻重D.发展对外贸易的要求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北洋政府时期,有首民谣道:“军阀混战日延长,工农群众苦难当。到处兵灾和战祸,几多家破与人亡。”此民谣揭示了北洋军阀统治的
A.原因B.经过C.危害D.实质
8. 傅斯年说:“中国人从发现世界以后,这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的“现在”是指(     
A.洋务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
2023-12-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保亭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20世纪20年代的广州,被誉为“赤都”,是国共两党合作“梦开始的地方”。将这一梦想成功实践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三大
B.国民党一大
C.武昌起义
D.五四运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南昌起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革命大旗擎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这首歌谣描述的历史事件的意义在于(     
A.武装反抗创建革命军队B.开天辟地确立奋斗目标
C.星火燎原从城市转入农村D.伟大转折从幼年走向成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毛主席说:“不是我们自己要走两万五千里,你没事了想散步,会散那么长?那都是蒋委员长逼着我们走嘛,所以一路扭秧歌就扭到了陕北。”从中感悟到的长征精神是(     
A.集体主义B.英雄主义C.乐观主义D.创新主义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2. “民族英雄,千古功臣”,这八个字是周恩来给张学良的评价。周恩来为何这样评价张学良,主要原因是
A.他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B.他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他毅然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
D.他领导东北人民取得抗战的节节胜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史料中,能够证明日本对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是
A.“杀人比赛”新闻报道B.中国军民抗日标语C.地道战D.周恩来的题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盟军在对日作战中接连失利,士气低落。在这样的情况下,传来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取得会战胜利的消息,一时英美各国精神为之一振。这里的胜利来自于(     
A.台儿庄大捷B.武汉保卫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D.豫湘桂战役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提取关键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如图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时间:1940年
主要目标:破袭敌人交通线
地点:华北
指挥:彭德怀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C.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失败
16. 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作用。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国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中国抗日战争离不开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支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7. 1945年10月13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抗战胜利以后,……它不仅是战后中国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关键,而且也影响着远东和全世界的持久和平。”社论中的“它”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重庆谈判
2022-10-02更新 | 120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翻身农民获得土地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农业生产。从1946年至1949年间,粮食生产年年增长,各解放区的粮食均自给有余,大部分军民生活都得到一定的改善。”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B.中共开展的抗日根据地建设
C.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影响D.农业生产合作社取得的成就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9.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回顾历史,张謇的“中国梦”是(       
A.变法图强B.民主科学C.平均地权D.实业救国
2023-03-31更新 | 51次组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镇江守军的英勇抵抗,恩格斯曾说:“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1500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除此之外,英国侵略者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地,也遭到了广大群众的反抗。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日军进攻平壤,伤亡总计698人,其中仅军官就有36人,而清军死亡2000余人,被俘701人,其中包括军官仅11名,除总兵左宝贵阵亡外,领兵统帅叶志超、总兵丁汝贵因作战敷衍先后被朝廷问斩……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出,全国上下群情激愤,痛斥卖国贼,反对割地求和。他们强烈要求清政府抗敌到底,只要不将台湾割弃,“台地军民必能舍生忘死,为国家效命”

——摘编自王者祥《甲午战争中日伤亡比较分析》

材料三   山东省东部沿海,在甲午战争中受到日本侵略军的蹂躏。继之,德国和英国分别强占胶州湾和威海卫。德国还把整个山东划做势力范围。外国传教士很早就到山东活动,在90年代末,外国人办的基督教教堂及其他教会机构在全省星罗棋布……许多农产品的商品化,破坏农村的自然经济,使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生存更加艰难。郁积在群众中的反对和仇视外国帝国主义的情绪,就通过义和团的斗争爆发起来了。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材料一中描述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恩格斯对该事件中群众的反应持怎样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全国军民面对外来侵略坚持怎样的态度?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3)根据材料三指出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反侵略斗争的认识。
2023-12-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保亭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摘编自《孙中山自述》

材料二   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三   蔡元培先生悼孙中山先生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2023-12-2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保亭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标志着中国人,至少是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意识的觉醒,是1840年以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第一次全身心地投入,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即中国的政治已不再限于职业政治家范围,而扩大到了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层面。

材料二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

材料三   红船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航道,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前进方向。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路灯。“红船精神”由此诞生。

——摘自李永胜《“红船精神”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次运动?你如何理解材料中“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2)材料二中提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哪些历史条件?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红船精神”所见证的历史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
2023-12-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保亭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林则徐虎门销烟单题
2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30.65太平天国的兴衰单题
40.94洋务运动的评价单题
50.65洋务运动的评价  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60.65辛丑条约单题
70.65二次革命和军阀割据单题
80.65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单题
90.85国民党一大单题
100.65南昌起义单题
110.65长征胜利单题
120.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单题
130.65南京大屠杀单题
140.65武汉会战单题
150.65百团大战单题
160.65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单题
170.65重庆谈判单题
180.65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单题
190.85张謇及实业活动单题
200.85近代文学成就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鸦片战争的经过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义和团运动
220.85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中华民国的创建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230.65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