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河南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1-05 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以下关于东汉的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州牧割据
B.州牧割据——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C.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州牧割据—黄巾起义
D.黄巾起义——光武中兴——州牧割据——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古书记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这句话中的真正含义是(  )
A.张骞促进了内地与西域的交流
B.张骞为开发西域做出了贡献
C.张骞是最早发现西域的人
D.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2019-07-22更新 | 237次组卷 | 5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烘培几工成晓雪,轻明百幅叠春冰。何消才子题诗外,分与能书贝叶僧。”这首诗中被称赞的书写材料最早出现于(       
A.西周B.魏晋C.东汉D.西汉
2023-03-11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词中的“三国周郎赤壁”事件应该出现在(       

A.前3世纪B.前2世纪C.公元2世纪D.公元3世纪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将曹操描写成反面人物的代表。京剧《击鼓骂曹》:“到如今出了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压群僚。”历史上的曹操统军30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对于上述三则材料中文字和历史中同一人物“曹操”的认识之所以不同,观点就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A.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观点就不同,感同身受就不同
B.对于文学中的历史人物,为了增加趣味性和情节的需要,进行了虚构
C.我们要将历史和文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还历史的真实性
D.文学源于历史,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信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特征,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与此研究主题相关的内容有(       
①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②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③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王导是琅琊郡临沂县人,他曾上书说:“教化万民的根本在于正人伦,正人伦的关键措施在于兴办学校。学校兴办起来了,人们才得以明晓五教之礼,……成教化,定风俗,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司马睿览奏后,听从了王导的建议。该上书反映了(     
A.王导主张健全法制B.东晋王朝重视发展教育
C.东晋朝廷重文轻武D.司马睿善于向平民纳谏
2022-07-05更新 | 95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9. 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下列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       
A.“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B.“(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
C.“苏湖熟,天下足。”(宋代谚语)
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自东汉到西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交融的加强B.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
C.西晋短期统一,政局稳定D.北方战乱动荡,民族矛盾尖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淝水之战中,当前秦军队按照与东晋军队的约定稍一退却,就有汉人朱序在阵后大喊“秦军败了!”秦军中的汉、鲜卑、匈奴等各族将士迅速作鸟兽散,前秦军队溃不成军。不久,前秦瓦解,北方重归分裂与混战。材料表明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是(     
A.前秦苻坚的骄傲轻敌B.前秦内部的民族矛盾
C.东晋将士的众志成城D.东晋谢安的精妙谋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下列属于汉代的科技文化成就的有
①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②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③司马迁的《史记》
④道教的产生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