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堂例题
全国 七年级 课堂例题 2024-01-16 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中国古代各领域的科技著作以其独特的记载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三本科技著作的共同特点是(       
   
A.传统印刷术不断发展B.绘画技术逐渐成熟C.农业技术不断推广D.古代科技经验总结
2023-08-08更新 | 7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郸城县第二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有一部科技著作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A.苏轼B.李时珍C.宋应星D.徐光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明代李时珍对中医发展贡献极大,用毕生精力编写、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是(     
A.《资治通鉴》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本草纲目》
2023-08-07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A.都江堰B.隋朝大运河C.灵渠D.明长城
2023-06-17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鸭绿江边,西至临洮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2023-06-03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都江堰、长城、大运河、故宫等古代大型建筑和工程,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这些建筑和工程(     
A.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思想B.彰显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C.蕴含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水平D.见证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发展的历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早期的故事底本,传到明朝后被说书艺人不断阐发,形成了小说;《三国演义》是《三国志》里的故事传到明朝后被市井艺人不断演化,内容和情节才越来越丰富的。这主要反映了明朝(       
A.市民阶层力量开始壮大B.文化呈现世俗化的趋势
C.城市娱乐生活丰富多彩D.居民文化水平显著提高
2022-05-11更新 | 3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小说是文学体裁中的一大样式,它是一种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文学体裁。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三国演义》B.《牡丹亭》C.《水浒传》D.《西游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习近平曾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并提议“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汤显祖的代表作品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牡丹亭》D.《西游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9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2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30.65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单题
40.65明长城单题
50.65明长城单题
60.65都江堰  大运河的开通  北京城  明长城单题
70.65三国演义  水浒传单题
80.65三国演义单题
90.65昆曲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