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太原市新希望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教考衔接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山西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1-28 3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史学热点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
A.实现共产主义B.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C.开展土地革命D.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政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下列对“孵出小鸡来”理解最准确的是
A.南昌起义取得胜利B.井冈山会师
C.发动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D.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周恩来讲到长征的时候说到: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他意在强调(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的经验B.长征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C.八七会议的决策十分英明D.长征中红军遭受的损失很小
2024-01-23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太原市新希望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教考衔接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毛泽东说:“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这说明遵义会议
A.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B.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红军
C.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D.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下列能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A.北伐革命军与孙传芳部队主力在此发生激战
B.在此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在此处的会战极大地扭转了世界反法西斯局势
D.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在此彻底破灭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天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这一通电的发出是由于爆发了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要了解这段悲惨的历史,我们应该去
A.南京大屠杀纪念馆B.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C.东北沦陷史陈列馆D.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史料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下图是川军战士王建堂在出川抗战前由其父王者诚赠送的“死”字旗,这份史料属于(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A.口述史料B.实物史料C.文献史料D.影像史料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这段材料体现了长沙军民
A.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B.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
C.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D.不畏强暴的抗战精神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敌后战场一般特指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下列属于敌后战场抗日民族英雄的是
A.左权B.张自忠C.赵登禹D.李宗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3.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反映的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022-09-19更新 | 523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地区2018—2019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检测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国民师范旧址(原为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位于太原市五一路245号。1917年,阎锡山在山西开始推行“义务教育”,1918年公布了《山西教育计划进行案》,以广造师资、教育普及为目标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应运而生。它是一所专门培养全省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开展革命活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基地之一。从材料描述中可得出
A.山西是我国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省份B.国民师范是培养军事革命人才的学校
C.阎锡山在山西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D.国民师范是共产党活动的重要基地之一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从晚清到民国,中国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的两首歌曲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概括它们所起的共同历史作用。
(2)请从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角度介绍下材料二图美术作品(《田横五百士》)
(3)材料三图中张謇的企业出现“黄金时代”和“生产受挫”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据此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024-01-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太原市新希望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教考衔接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17.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儿庄战役                                               百团战役

材料二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我们存在一天,决与倭寇拼命到底。”

——谢晋元(1937年为掩护大部队撤退率部死守四行仓库的团长)


抗战前3年华侨捐款额达20亿元,占当时中国军费开支的85%。华侨捐资助战的巨款大多数来自占华侨总数90%以上的中下层侨胞。

——丁丁《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侨对祖国的贡献》


从1941年7月至1945年6月从农民手中征购、征借的稻麦总量为4亿石左右,从而保证了正面战场军队的粮食供应。农民源源不断补充兵源,8年抗战中从大后方补充兵员达1422万人。

——荣孝民《论农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写出图一、图二战役的意义?并概括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3)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024-01-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太原市新希望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教考衔接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18.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三农问题,注意解决好农民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等率领工农革命军在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材料二   为了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材料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随后,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共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梳理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农村政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农村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
(4)材料三中解放区土地改革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5)通过以上学习,你认为国家的农村政策的制定应该注意哪些因素?
2024-01-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太原市新希望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教考衔接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19. 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国家民族为重,准确判断形势,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请你完成下面相关学习任务。
(1)写出与图一、图二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面对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2)下表中国共两党两次合作,请完成①②处内容的填写,并概括影响国共关系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至少两个)

历史事件

主要任务

正式建立的标志

主要成果

第一次共国合作

反帝反封建

国民大一大召开

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民党发表中共中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战争的胜利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24——1949年间,国共关系发展变化的特点,并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2024-01-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太原市新希望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教考衔接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2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20.65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单题
30.65长征胜利单题
40.65遵义会议单题
50.65武汉会战单题
60.85七七事变单题
70.65南京大屠杀单题
80.65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个战场及取得胜利的战役单题
90.65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个战场及取得胜利的战役单题
100.65中华民国的创建 单题
110.65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个战场及取得胜利的战役单题
120.65挺进大别山单题
130.65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单题
140.85辽沈战役单题
150.4地方历史单题
二、综合题
160.65九一八事变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近代音乐和美术成就
170.65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个战场及取得胜利的战役  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180.6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个战场及取得胜利的战役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90.65北伐战争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重庆谈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