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山东 七年级 期末 2024-02-01 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史实正确且与结论相符合的一项是(     
选项史实结论
A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八国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八国联军侵华,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A.AB.BC.CD.D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中省略号处的论点最有可能是(     
论据论点
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才可拯救中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甲午中日战争…
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

A.开启军事近代化B.破环了社会经济
C.促进了国人觉醒D.打击了清朝统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这一观点反映出百日维新(     
A.结束了封建制度B.实现了自强求富
C.促进了思想启蒙D.弘扬了民主科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以下两场战争反映的主题是
名称领导人结果
二次革命孙中山、黄兴等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护国战争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
A.袁世凯破坏了责任内阁制B.袁世凯复辟帝制
C.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斗争D.工人运动的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金冲及先生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当代中国的伟大辉煌。该学者肯定辛亥革命的视角是(     
A.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B.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推翻了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D.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对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表文告称:“若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这表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B.军阀是革命的主要对象
C.土地革命的重要性D.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只有党员420人,1925年1月中共四大召开时党员人数发展到994人,到1927年4月,党员人数已达到近6万人,并培养出大批骨干人才。工农运动在南方各省蓬勃发展,各地的农民协会和工会纷纷成立。以上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北伐的胜利进军
③中国共产党深入工农群众                                 ④抗日根据地巩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某校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重走红色革命圣地”的研学旅行,在设计旅行线路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红色圣地与革命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南昌―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B.井冈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延安―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D.瑞金―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1935年12月9日,爆发救亡图存的“一二·九运动”。对此运动评价正确的是(     
A.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B.实现了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局面
C.促进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D.蒋介石由此根本改变对日本的态度
2024-02-0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叶剑英元帅重游西安时曾写下“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其中“翻危局”标志着(     
A.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D.避免内战、和平建国方针的确定
2023-08-30更新 | 163次组卷 | 14卷引用:专题10 历史影响篇-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评论淞沪会战“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一影响是(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是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重大胜利
C.此后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D.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2024-02-0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