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河南 八年级 期末 2024-02-17 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从两份条约中都有开埠通商的内容看,西方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最主要目的是(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利益B.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C.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D.使清政府成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作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洋务派的近代化努力取得较大成效B.君主专制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清政府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D.清政府的认真备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下面内容摘自于梁启超《瓜分危言》的目录,可推断该书的创作背景是(     
第一节铁路权附内河小轮权
一、东三省铁路他国
二、芦汉铁路他国
三、山海关牛庄铁路英国
四、津镇铁路英国、俄国
五、山东铁路德国
六、山西铁路俄国
七、粤汉铁路美国
……
A.列强瓜分中国狂潮B.清廷沦为洋人朝廷
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D.新式交通工具引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以下历史人物我们可以称他们为(     
A.维新变法的宣传者B.维新变法的反对者
C.戊戌政变的发动者D.戊戌政变的殉难者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有学者认为:“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大起义和改朝换代的战争相比较,辛亥革命的斗争场景并不是特别的壮观与惨烈,但它的历史地位与意义却不同寻常。”材料中的“不同寻常”指的是(     
A.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C.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辛亥革命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学者马海珍在其著作中写道:“武昌起义后,各地响应,新军发挥实力,先后参加湖南、陕西、江西、云南等十余个省市的独立起义……在独立的各省中,许多新军将领出任各省都督。”这些“都督”(     
A.壮大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
B.推动了革命后全国政治秩序的稳定
C.埋下了民国初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D.为北洋政府掌权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势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李大钊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人物。以下简短说明与他符合的是(     
A.发表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
B.率先举起“民主”、“科学”大旗
C.签订《马关条约》,并主张兴办洋务
D.创作《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五四运动时期疾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阶级。虽然他们无一兵一卒,但联合起来,竟可以逼迫北洋政府让步。由此可见,五四运动(     
A.推翻了北洋政府的封建统治B.宣传了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
C.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初步实现D.彰显了人民群众团结的力量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挥笔书写了如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的“未竟之功”是(       
A.推翻满清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B.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推翻北洋政府,打倒帝国主义D.创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0. 下图是1931年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分配证。该证件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展土地革命,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是(     
A.城市暴动B.井冈山道路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下图所示资料反映了遵义会议的(     

遵义会议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酉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处处主动,生龙活虎,左右敌人。

——刘伯承

A.召开时间B.历史背景C.主要内容D.重要意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张华同学准备参加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请你为他设计行动方案。下列方案中最切合主题的一条是(     
A.上海——嘉兴——瑞金——延安B.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C.桑植——遵义——西安——延安D.瑞金——赤水——西安——北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