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安徽 九年级 三模 2024-02-21 1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此时在思想领域,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孟子强调“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材料反映了(     
A.各派学术思想并无交集B.文化发展日趋走向统一
C.诸子百家关注社会现实D.以民为本成为主流思想
2024-02-20更新 | 11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公元前117年,汉朝统治者派孔仅与东郭咸阳到全国各产盐、铁地,选用对盐、铁之事有经验的人任盐铁官,在全国各地建立专卖机构。汉朝统治者此举意在(     
A.解决王国问题B.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C.平抑市场物价D.加强国家对经济控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平民阶层能通过科举上升为政治精英,后来殿试常用的咨语“多士来自田间”并非虚言。这表明科举制(     
A.侧重对下层民众选拔B.注重对思想品德的考察
C.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2024-02-20更新 | 44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王安石变法在短短数年间将十余项改革全面铺开,恐怕社会各阶层都不见得有这种精神的和物质的承受能力,变法反而陷入了困境。”这表明王安石变法(     
A.用人不当B.急于求成C.成效显著D.遭到抵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1862年洋务派设立京师同文馆,此后相继在各地兴办了大量新式学校。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到1875年共派出四批120人。这些举措(     
A.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B.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C.触动了封建统治的根基D.推动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2024-02-20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在深刻总结抗战前期经验基础上,严肃批驳了‘亡国论’的荒谬、‘速胜论’的虚妄、‘拼命论’的鲁莽,明确了方向和路径,鼓舞了士气,坚定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的著作是(     
A.《论持久战》B.《论联合政府》
C.《对日寇的最后一战》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2024-02-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如图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折线图。图中①处出现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B.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实业发展
C.晚清“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D.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2024-02-20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1987年同1978年相比,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值所占的比重由77.6%下降到59.%;集体经济由22.4%上升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则由几乎为零上升到5.6%。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2024-02-20更新 | 20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沙特与伊朗2016年断交。2023年3月10日,在中方斡旋下,沙伊两国代表在北京举行对话,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4月6日,在中方见证下,沙伊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这表明(     
A.发展中国家开始主导世界秩序B.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C.中东地区的和平已经完全实现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2024-03-11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罗马帝国时期,伴随着版图的扩张,法学家们通过对法律进行广泛论证,调整罗马法为适用于公民与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有学者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这说明了万民法(     
A.适用范围广泛B.法律体系完备
C.影响后世深远D.注重法律程序
2023-05-07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安徽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4世纪中叶兴起的一场运动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肯定“人”的价值和自由的权利。如图中该“运动”的发源地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2-20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文件重申了正统的政府必须依法而治这一古老的思想,还规定议会是英国政府中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议会制定的法律是国内最高法。该文件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A.议会至上B.联邦共和C.三权分立D.君权神授
2024-03-05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说,克里米亚战争清晰地反映了以不自由劳动力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的脆弱,军事上的挫败迫使沙皇政府重新评估俄罗斯的社会秩序,并实施了大范围的改组计划。俄国“大范围的改组计划”的关键举措是(     
A.废除农奴制度B.建立苏维埃政权C.进行殖产兴业D.解放黑人奴隶
2024-02-21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原来反对罗斯福任总统的著名记者赞到,只是“在一星期之内,对任何事任何人都失去信心的美国,重新信任政府和自己了”。许多原来不同意“新政”的人士,也写信或者发表言论,赞扬罗斯福取得的成绩。这表明“新政”(     
A.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B.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C.消除了美国经济危机D.改变了社会的制度
2024-03-13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如图为冷战时期苏联的一幅政治漫画,图中口袋上的俄语“HATO”是“北约”的意思。漫画反映了(     

A.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B.美国操控了北约成员国
C.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D.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实现
2024-02-20更新 | 4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二、改错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改错题 | 适中(0.65)
16. 英雄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1561年,郑成功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2)在抗日战争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谢晋元上将壮烈殉国。
(3)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所表现出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4)农业科学家钱学森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024-02-2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就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随着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土地革命广泛地开展起来。农民政治、经济上的翻身,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积极性。他们拥护共产党,纷纷参加红军,慰劳红军,形成了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19477月—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提出“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在土改中,中国共产党派出工作队,深入乡村,发动农民,进行宣传教育,使千百年来处于自由散漫、自给自足状态的农民,有了明确的阶级意识,他们被动员和组织起来,成为中共革命的基本依靠力量之一。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土地革命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地革命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土地改革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的依据。
2024-02-20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通过“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推动了工业革命,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成为赤贫的产业工人。美国独立建国后发动西进运动,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和财富,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杀。资本主义列强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把它们变成生产原料来源地和商品倾销地,掠夺殖民地的资源,残酷剥削殖民地的人民。

——摘编自韩桥生《中国式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显著区别》

材料二   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在1871年统一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到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过了所有欧洲国家。

——摘编自【德】埃米尔·路德维希《俾斯麦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美等国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欧美国家实现现代化给我们的启示。
2024-02-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四、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图1 林肯在战场上                         图2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图1林肯颁布了《____》,调动黑人奴隶积极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局;图2局面的出现得益于邓小平提出的____伟大构想的指引。

材料二   汪辜会谈的成功举办,鼓舞了两岸各界交流合作热情,增进了两岸同胞福祉利益。两岸同胞要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创民族伟大复兴、祖国和平统一的美好未来。

——摘编自《纪念汪辜会谈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2)根据上述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4-02-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6月安徽中考最后一卷(三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改错题
1
综合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16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20.85武帝的经济措施单题
3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单题
4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50.65洋务运动的内容单题
60.65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个战场及取得胜利的战役单题
70.65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单题
80.65国有企业的改革单题
90.65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  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单题
100.85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单题
110.65文艺复兴的兴起单题
12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单题
130.65俄国农奴制改革单题
140.65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单题
150.65美国冷战政策单题
二、改错题
160.65戚继光抗倭  淞沪会战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籼型杂交水稻
三、综合题
170.65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80.65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开始标志  英国的殖民掠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城市化和维多利亚时代
四、论述题
190.65“一国两制”的构想  海峡两岸的交往  南北战争的经过  南北战争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